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团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成功治疗罕见婴儿胃内巨大包块

2021-02-1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胡兵教授团队于2020年11月在Endoscopy(影响因子:7.341,在“外科学”类别210种期刊中排名第5位)在线发表文章“Successful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a large juvenile polyp in the stomach of an infant”(保存下方二维码在微信端打开即可阅读全文)


640 (3).png


近年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各种消化道肿瘤已成为主流。该技术主要用于成人消化道早癌切除或者黏膜下肿瘤切除。对于1岁以下婴儿开展ESD技术近乎罕见。一方面由于婴儿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并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婴儿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容积小,器官壁薄,开展ESD的难度大,风险高。


华西医院于2019年10月收治1例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的刚满5个月大的婴儿,其血红蛋白水平低至48 g/L。腹部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胃内有一巨大混杂密度占位性病变,断面大小为4.2 cm。胃镜检查发现胃体上段后壁可见一巨大圆形黏膜下隆起,表面可见黏膜下增殖的粗大树枝样血管。在与小儿外科蒋小平教授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后,考虑瘤体巨大、常规切除方式无法完成全瘤切除,所以选择ESD完成全瘤切除。当瘤体被完整从胃壁上剥离后,由于瘤体体积巨大且婴儿食管狭小无法将瘤体直接取出体外,遂使用Hook将瘤体在胃内切成多个小块后分次取出体外,再将瘤体复原,复原大小约4.2 cm×3.0 cm。术后病理证实为孤立幼年性息肉,1个月后复查可见创面愈合良好,未见病变复发。孤立性幼年性息肉一般大小可从0.3 cm~2 cm不等,好发于1~14岁的儿童,中位数发病年龄约(6.5±3.7)岁,息肉多发于结直肠而罕见于胃内。


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完整切除了患儿胃内的巨大包块,且避免了外科手术,保全了患儿消化道结构的完整,提升了患儿的恢复速度,减少了住院时间。该患儿也为目前所有病案报道中,接受ESD治疗年龄最小的患者。


640.webp (1).jpg


图1 患儿术前、术中、术后诊治情况。A. 术前腹部增强CT可见胃内巨大混杂密度占位性病变,断面大小为4.2 cm;B. 术前胃镜检查可见胃体上段后壁巨大包块;C. ESD术后创面;D. 术后分块取出瘤体复原图;E. 术后病理显示基质层细胞明显增加,以平滑肌为主,隐窝变形和扩张,固有层炎性改变;F. 术后1个月复查,瘢痕形成


专家点评


Eva Fontagnier内镜医师的临床工作中,婴幼儿消化道息肉不少见,诸如家族性多发息肉、P-J综合征等。绝大多数患儿均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出血。通过内镜下息肉切除均能有效地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但大于2 cm且发生于胃内的孤立性幼年性息肉非常罕见,常规内镜下息肉切除方法不能完整切除病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兵教授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创新性发明多种ESD改良技术,并多次在国际及国内重大学术会议中进行手术演示并手把手带教,拥有丰富的ESD治疗经验。其团队凭借长期扎实的ESD治疗经验,开展了全球首例最小患儿的ESD治疗,不仅切除了患儿胃内的巨大包块、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保全了患儿消化器官结构的完整,而且为此后类似患儿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及经验,极大地拓宽了ESD手术适用年龄范围,同时将此经验分享给全球同道。


点评专家简介:

Eva Fontagnier德国医生,毕业于德国曼海姆海德堡大学,2006年加入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迪拜分院-塔万姆医院,从事消化内科工作累计20余年。在胃肠道肿瘤学、肝脏病学、炎症性肠病学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2019年曾来华西内镜中心师从胡兵教授学习高级内镜技术。


作者投稿心得


Endoscopy是消化内镜领域的顶级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和质量要求高。近年来我们团队在该杂志发表30余篇论文,充分肯定了我们团队的工作。此病例是一例极其罕见的上消化道孤立幼年性息肉病患儿,常规内镜治疗手段已无法切除。为避免患儿经受手术带来的巨大打击,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开展了此例全球首例最小患儿的ESD治疗,与此同时完整收集临床资料,利用高质量的内镜图像及高度凝练的文字,简明扼要地描述患者诊疗过程,为后续类似患儿的治疗提供了临床诊疗经验。


作者介绍


胡兵教授为通信作者,消化内科黄志为第一作者,龚慧、郭林杰、谢咏梅、魏兵为共同作者,在病案资料收集、文章构思、放射影像及病理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


文章首发自华西医学时间(华西医院期刊社官方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