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徐锋
一、术中动脉瘤破
术中动脉瘤破裂常因导管或导丝的操作导致,如微导丝扎破瘤壁、使用较硬的弹簧圈、栓塞过于致密等,其发生率为1%~8.7%,死亡率高达40%。微小动脉瘤(≤3 mm)、动脉瘤位置和周围解剖的复杂性、动脉瘤有子瘤都是术中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素。
如果手术时,路图中栓塞装置超出动脉瘤的范围或发现造影剂外渗,则提示动脉瘤可能发生了破裂,但需排除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或载瘤动脉叠加形成的重影。Dyna CT是确认发生破裂出血的有效工具。
管理:
控制血压、快速进行致密填塞。对于因栓塞过于致密导致的破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压颈、球囊辅助、外科手术等处理。对于晚期动脉瘤破裂或破裂点在瘤颈附近的情况,可以将肝素与鱼精蛋白中和。
导管进出操作避免过快,合理调整微导管张力,选择合适的弹簧圈,应用球囊辅助技术是预防破裂的方法。
病例分享
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放置第二个弹簧圈时发生出血,快速进行弹簧圈填塞。
二、术后早期出血
术后早期出血常因术后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如阿司匹林、肝素、替罗非班等过量使用,或动脉瘤未致密填塞导致。处理时需根据出血原因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或进行动脉瘤致密填塞。
病例分享:
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术后第二天出血,造影动脉瘤无破裂,考虑药物治疗导致,调整药物治疗策略。
三、迟发性出血事件
迟发性动脉瘤出血:
常因术后动脉瘤壁失稳或机械拉伸导致,处理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激素、弹簧圈填塞或Glycoprotein Ⅱb/Ⅲa。
迟发性脑实质出血:
目前认为与药物使用,术中血管壁损伤,栓塞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术后缺血性卒中的出血转化等相关。
病例分享:
前交通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3周,出血转化,保守治疗。
四、总结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并发症,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术后护理,可以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