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例例皆辛苦|一例胃泌素瘤MDT讨论

2024-04-15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胃泌素瘤」

NET MDT经典病例分享

患者,女,66岁,疑诊胃泌素瘤

病例资料


1

简要现病史

  • 2015年因“反复水样便8年、乏力”于外院检查,发现胰颈占位,行手术切除,巨检描述:灰红结节2枚(1.5 cm、2 cm),切面灰红、质软。术后病理:(胰腺)NET G1,核分裂象2/10HPF。免疫组化:Ki-67(1%+)、SYN(+)、CHG (+)、EMA(+)、Insulin(-)、Glucagon(-)、CK(-)、5-HT(-)。

  • 2022-08本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查血:甲状旁腺素268 pg/ml,胃泌素486 pg/m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2 pg/ml↓。

  • 同月本院内镜,见胃窦部多发隆起糜烂,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萎缩黏膜呈点片状存在,未超越胃角。十二指肠球部后壁一黏膜隆起,中央有浅溃疡,活检一块,降部可见多发0.1-0.3cm浅溃疡,表覆白苔。

  • 活检病理示:(胃窦)慢性非萎缩行胃炎。(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

  • 2023-04本院查血:甲状旁腺素150 pg/ml,25羟基维生素D 21 nmol/l。

  • 2024-01因“肢体麻木加重6年,加重2月”,外院查血:胃泌素283.12 pmol/l。

  • 同月行内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以下至空肠,见多发溃疡性改变,呈环形,圆形,表面覆黄白苔,分别于空肠上段、十二指肠水平部、球部各活检2块。活检病理:

  •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慢性炎,活动性,嗜酸性粒细胞约20个/HPF,HP(-)。

  • (十二指肠水平部)黏膜慢性炎,活动性,伴炎性渗出,浅溃疡形成,嗜酸性粒细胞约20个/HPF,HP(-)。

  • (空肠)黏膜慢性炎,活动性,符合溃疡表层改变,嗜酸性粒细胞约20个/HPF,HP(-)。

  • 2024-03-12外院查血:胃泌素释放肽前体118 pg/ml。CA199、CA125、CEA、NSE、ACTH、皮质醇、醛固酮均(-)。

  • 同月同院PET-CT示:胰腺NET术后,十二指肠球部内侧壁结节影,NOC摄取升高,考虑为NET,肝左叶转移,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SSTR-RADS 5,结合胰腺及十二指肠多发NET,需除外MEN1,请结合基因检测。



2

既往病史:

2010年于本院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

图1. 2022-08我院内镜检查


图2. 2024-03外院PET/CT



小结与讨论


胃泌素瘤(Gastrinoma)极为罕见,属于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可通过分泌过量胃泌素导致胃酸水平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症状,如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腹泻多发难治性消化道溃疡等,这些症状称为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约80%的胃泌素瘤发生在由十二指肠、胰头和十二指肠韧带组成的“胃泌素瘤三角”内。在小肠NET中,发生于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胃泌素瘤最多,达60%以上,多与卓-艾综合征相关。


胃泌素瘤可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遗传性胃泌素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发性内分泌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1)的一部分,约占胃泌素瘤的20%~30% ,由位于染色体11q133的MEN1抑癌基因突变引起,MEN1相关胃泌素瘤患者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常表现为多发性,发生于十二指肠者占70%以上。约半数MEN1患者初始症状为卓-艾综合征,半数以上MEN1患者同时合并有甲状旁腺亢进症状。MEN1患者的1级亲属有50%的风险发生卓-艾综合征,由于25%MEN1患者无家族史,故有必要对卓艾综合征患者进行MEN1基因突变筛查。相比于MEN1相关胃泌素瘤,散发性胃泌素瘤的恶性程度更高,60%以上会出现转移,半数以上散发性胃泌素瘤发生于十二指肠,且瘤体较小。常位于十二指肠近端的黏膜下层。胃泌素瘤患者的治疗管理较为复杂,因为需要兼顾高胃泌素血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该肿瘤的生长、转移等生物学特性。


肿瘤的大小因部位而异:胰腺胃泌素瘤通常直径大于1cm,平均3.8cm,而十二指肠胃泌素瘤则多小于1cm。约80 %的十二指肠胃泌素瘤,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对其进行明确定位,内镜超声对胃泌素瘤的检出率相对更高,超声内镜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有利于明确诊断。


胃泌素瘤由产胃泌素的细胞(G细胞)组成。与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相似,胃泌素瘤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往往表现为小梁状或腺管状结构,纤维间质成分较少。在免疫组化方面,肿瘤细胞表达Syn、CgA、SSTR2和胃泌素(多为灶性表达)。






来源|复旦中山神经内分泌肿瘤MDT 微信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