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包虫病流行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其中西部地区较为严重,尤以青藏高原为高发地区,严重影响流行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包虫病分布具有广泛性,并且受到地理、气候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
包虫病亦称棘球蚴病,分为囊型包虫病( Cystic Echinococcosis, CE)和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分别由带绦虫科棘球绦虫属的两种绦虫即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所致。两种绦虫都必须在两种哺乳类动物体内才能完成生活史(图 1)。它们的成虫(可以生产虫卵的阶段)生长在犬科动物(终末宿主)的小肠内。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犬和狼。犬和狼吃了羊、牛(中间宿主)肝或肺里的包虫囊而被感染,感染45天后成虫排出虫卵。人、羊和牛吞食虫卵后,在肝、肺等脏器里发育为囊型包虫病。包虫囊内生长原头蚴或原头节。若原头蚴被犬的终末宿主吞食后,在其小肠内发育为成虫,病原可进入下一个循环。
多房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一般为狐狸、犬和狼。中间宿主为田鼠等鼠类小型哺乳类动物。终末宿主感染28天后,成虫随粪便向体外排出虫卵。人感染该绦虫幼虫称之为泡型包虫病,也叫“虫癌”。
人体各脏器的包虫病的发病率差别很大,肝脏发病率最高,其中囊型包虫病占65~80%,而泡型包虫病则高达98%;肺脏次之,占 14~18%;其他脏器依次为腹腔、盆腔、脾、肾、脑、骨、肌肉、皮下、眼眶、纵隔、乳腺、腮腺、甲状腺、胸腺、精索、心肌和心包等。
(一)流行病学。
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相继有包虫病病例的报道,流行区包括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等地。
1.传染源:家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狼、狐狸和猫。
2.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人通过触摸感染犬的皮毛黏附虫卵,这些虫卵可随食物经口进入体内而感染包虫病。人不参与病原循环链。羊等家畜及鼠类,是食入了虫卵污染的草和水所致。
3.高危人群:牧民、农民、饲养犬者、狩猎者和皮毛加工者。与犬接触密切的农牧民的感染机会较高。一般在儿童期感染,成年期表现出症状。
(二)致病机制。
人可以作为中间宿主被虫卵感染,而分别形成囊型包虫病或泡型包虫病。其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以肝包虫为例,其致病途径为:虫卵通过被污染手或食物进入消化道→胃液消化虫卵脱壳→六钩蚴幼虫进入十二指肠壁微小静脉→经门静脉血循环至肝→发育成包虫病灶。
本文节选自《包虫病诊疗方案(2017 年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