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结节超声诊断图谱》荐读⑦:甲状旁腺超声识别方法

2023-06-11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甲状腺超声头图.png


传统观念认为,正常甲状旁腺因腺体小且回声偏低,超声检查不能显示正常的甲状旁腺。如果甲状旁腺显示,则意味着存在甲状旁腺增生或肿瘤。对于超声检查能否识别、如何识别正常甲状旁腺存在较大争议。


近5年来,笔者尝试在超声检查患者甲状腺的同时检查其甲状旁腺,获得不少经验。依据甲状旁腺的解剖特点,总结出正常甲状旁腺的关键超声特征和鉴别诊断技巧。在数万例甲状旁腺超声检查工作中,笔者发现90%以上患者的正常甲状旁腺均可被超声检出。


未能被检出的主要原因:一是甲状旁腺厚度太薄,与周围结缔组织鉴别困难;二是甲状腺肿大影响后方甲状旁腺的检查效果;三是存在先天性甲状旁腺异位,颈部超声扫查无法探及等。


本章节将详细介绍正常甲状旁腺超声声像图的识别方法和鉴别诊断技巧,同时展示丰富的甲状旁腺病例的超声图像,期待能对推动和普及甲状旁腺超声检查工作有所帮助,进一步提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水平,为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甲状旁腺超声识别方法


解剖位置

甲状旁腺多为上下两对,上对多位于侧叶后缘的中部或中上部,下对多位于侧叶后缘的下部或下方2.5 cm范围内。甲状旁腺数目、位置变异并非少见(图16-1和图16-2


image.png

image.png


位置分类

正常甲状旁腺位置多邻近甲状腺,位于甲状腺后方内侧缘,少数也可位于后外侧缘;少数异位甲状旁腺可位于甲状腺腺体内、颈部血管或气管周围、胸腺或纵隔水平。


按甲状旁腺的位置分为紧密型和非紧密型(图16-3

  • A型-紧密型:A1型-平面型(与侧叶相邻);A2型-嵌入型(1/2嵌入侧叶内);A3型-腺内型(整体位于侧叶内)。

  • B型-非紧密型:B1型-甲状腺周围型;B2型-胸腺内型;B3型-胸腺/纵隔供血型。


image.png


组织解剖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真假被膜囊内,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包裹,边缘两层被膜合并形成锐角后再形成带状结构,这一解剖是我们超声识别正常甲状旁腺图像的关键特征。甲状旁腺细胞被被膜分隔排列呈索团状,血管走行其中,另外还有少量脂肪、结缔组织。


形态

正常甲状旁腺形态多变,一般为扁圆形黄色小体,长径6~8 mm,横径2~3 mm,厚度1~2 mm。上对甲状旁腺有平饼形、梭形及树叶形,下对甲状旁腺有圆形、椭圆形、泪珠形,少见腊肠形及蚕豆形。


正常甲状旁腺超声表现

(1)正常甲状旁腺位置及数目:正常甲状旁腺常为上下两对,上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中上部背侧,下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中下部背侧或下缘2.5 cm范围内,若下移至2.5 cm范围以外,则颈部扫查受限则难以探及。甲状旁腺位置变异较多见,而数目变异相对较少(图16-4~图16-8


(2)正常甲状旁腺形态及回声:正常甲状旁腺形态多样,大多呈椭圆形、圆形、梭形、泪滴形等,包膜纤薄呈薄层高回声,内部回声多呈均匀的高回声,少数为均匀的低回声。甲状旁腺回声的高低取决于甲状旁腺内间质的脂肪含量,脂肪含量高显示高回声,脂肪含量少则显示为低回声(图16-9和图16-10)。


image.png

image.png



正常甲状旁腺超声识别技巧


1. 根据甲状旁腺解剖特征识别

根据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真假被膜囊内这一解剖学特征,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乎每一个甲状旁腺周边均可显示高回声被膜,前后被膜在边缘合并时形成锐角,被膜合并后延续在结缔组织内呈长条状高回声带,牵拉着甲状旁腺腺体,酷似“吊床”样特征,作者将此命名为“吊床”征,这是我们识别正常甲状旁腺的关键特征,即使腺内型(A3型)甲状旁腺仍保持此特征不变(图16-11~图16-14


image.png


2. 借助吞咽试验识别

正常甲状旁腺大多位于甲状腺的后缘或下缘,呈游离状态,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吞咽时超声可以观察到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呈同向同步向上运动,吞咽后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呈同向而不同步的向下滑动,甲状旁腺快于甲状腺滑动,以此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和鉴别两者关系。


本文摘自《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结节超声诊断图谱》


//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专区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4天获半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8天获1年数字报

活动页面累计签到15天同时阅读所有本书荐读章目者获实体书抽奖机会

[抽奖说明:本次活动抽奖名额根据书籍情况不同,本书抽奖限额2名,获奖者免费获赠《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结节超声诊断图谱》实体书]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结节.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