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有望突破“有药难有效”困境,朱波、苏春霞教授合作在骨转移导致肿瘤免疫治疗耐药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5-08-06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金凤实验室朱波教授团队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李启靖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苏春霞教授合作,在国际期刊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Bone metastases diminish extraosseous response to checkpoint blockade immunotherapy through osteopontin-producing osteoclasts”的研究论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的出现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但临床响应率较低仍是其临床应用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伴随骨转移的患者ICB疗效尤其不佳,总体生存时间显著缩短。尽管骨转移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高发癌症中发生率可高达70%,其导致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长期不明,更缺乏针对性干预策略。这一临床“盲区”迫使患者陷入“有药难效”的困境。


朱波教授团队对超过2000例接受ICB治疗的转移性肿瘤患者(涵盖肺癌、乳腺癌等11类癌种)进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首次揭示一个关键临床现象:骨转移的存在会特异性削弱患者骨外病灶(如肺、肝、淋巴结)对ICB免疫治疗的反应性。在排除肿瘤负荷等混杂因素后,骨转移患者骨外病灶的客观缓解率降低10.8%,疾病进展风险升高57%~123%。影像学分析显示,骨转移患者接受ICB后,骨外肿瘤几乎无退缩(平均缩小比例<5%),而无骨转移组显著缩小。


为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者创新性的构建了双肿瘤模型:在小鼠胫骨植入骨转移灶(模拟临床骨转移),同时在皮下或肺部建立第二肿瘤(模拟骨外病灶)。当给予PD-L1抑制剂后:单纯皮下荷瘤的小鼠响应显著;而伴随骨转移时,同一只小鼠的骨外病灶(皮下/肺转移灶)几乎无响应,且T细胞浸润减少。通过血清回输实验证实,骨转移小鼠的血液携带“免疫抑制因子”,可降低无骨转移小鼠对ICB的治疗响应。这一结果复现了临床观察,为机制探索奠定基础。


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筛选与分析挖掘,研究者关注到骨微环境中的核心角色——破骨细胞。骨转移重塑破骨细胞功能,使其过量分泌骨桥蛋白(OPN):骨转移小鼠血清OPN水平升高约2倍,且70%来源于破骨细胞。OPN通过血液循环抵达骨外肿瘤,抑制CD8+ T细胞中关键亚群Tpex(干细胞样耗竭前体细胞)的分化,该细胞是响应ICB治疗的核心细胞群体。基因敲除实验证实,特异性清除破骨细胞的OPN后,骨外肿瘤的ICB治疗反应性显著恢复,Tpex细胞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


基于机制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克服骨转移相关耐药的新策略:靶向破骨细胞上游激活信号RANKL。研究纳入了临床常用的骨保护药物地舒单抗(一种RANKL的中和抗体)。在包含152例骨转移患者的队列中,ICB联合地舒单抗治疗组患者的骨外病灶显著缩小,疗效明显优于单用ICB组或ICB联合传统双膦酸盐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延长至357天,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67天(风险比HR=0.47,p<0.001)。典型病例显示,一例治疗耐药的鼻咽癌骨转移患者,在改用ICB联合地舒单抗方案后,其骨外病灶缩小超过50%,也支持了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可逆转免疫治疗耐药。


研究还建立了一套临床预测体系:血清OPN水平可预测ICB疗效——基线高OPN水平患者PFS缩短;治疗过程中OPN未下降的患者,其肿瘤进展风险增加。综上所述,临床现有药物地舒单抗有望破解由骨转移引发的骨外病灶ICB耐药的困境,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骨转移导致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示意图


来源:金凤实验室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