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无创评估,精准定位,虚拟技术让放支架不再仅凭经验

2018-05-21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介入治疗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祝烨教授团队运用冠状动脉管腔三维重建技术,为患者进行无创的支架前评估,模拟支架置入,选择合适的支架型号和置入定位,成功为1例患者置入冠脉支架。

患者70岁,冠脉造影显示其右冠状动脉有一处明显狭窄,需要支架介入治疗。传统的支架置入前评估需要使用有创性的压力导管测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但此次治疗团队决定使用基于AngioFFR的虚拟支架新技术来代替传统测量方法。

这项虚拟支架技术是利用两个造影数据体位角度差>25°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冠脉管腔三维重建,并用计帧法测量血流速度,测量过程中无需诱导充血状态。在该技术下,医生可利用系统直接计算冠脉FFR,评估是否需要置入支架,其计算的FFR与传统测量方法具有良好的诊断一致性。

6.jpg

此外,虚拟支架技术可在待行支架置入术的血管腔狭窄部位直观地展示和预测支架放置的效果,精确定位支架放置的部位,选择支架的长度和直径,模拟预测支架与血管壁是否贴合等,不用再由医生仅凭经验判断;医生还可在计算机系统上反复更换支架,直到找到最为合适的型号。

(刘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