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总结 |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及常用治疗手段

2024-01-11作者:阳平资讯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UP) 是一种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皆可累及的瘙痒症状,但常发生于手臂、腹部、背部等部位,且具有双侧对称、晨轻夜重的特点。







UP的发病机制







01
尿毒症毒素蓄积


尿毒症患者肾小球滤过率<15ml /( min·1.73 m2) 或处于透析治疗过程中时,其肾脏排泄及代谢功能降低,不足以完成日常所需的代谢废物排泄任务或降解某些肽类、激素等。




小分子尿毒症毒素

尿毒症患者体内钙、镁、磷等离子水平普遍高于健康人群,导致大量磷酸镁、磷酸钙从血浆中析出并沉积,从而刺激皮肤末梢引起瘙痒; 同时,尿毒症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可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主要包括周围神经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变性,进而导致一系列包括瘙痒在内的神经病变。



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

尿毒症患者常伴随促进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升高,不仅可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盐溶解、血钙水平升高,还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增殖,释放组胺,引起皮肤瘙痒。此外,尿毒症患者排泄β2-微球蛋白功能降低会导致其沉积于血管内皮,引起皮肤瘙痒。



02
系统性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UP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普遍较高。尿毒症患者肾脏结构及功能改变导致其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或不稳定; 同型半胱氨酸可促进超氧化物的产生,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还可下调血管内皮中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导致一氧化氮生成减少,进一步降低血管内皮的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破坏血管内皮,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另有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在UP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IL-31由多种细胞分泌,可通过激活感觉神经元引起瘙痒; IL-31与感觉 神经上的IL-31受体结合可激活辣椒素受体1和瞬时受体电位A1离子通道,从而引起瘙痒; IL-31还可促进 IL-31受体感觉神经纤维的伸长和分支,导致瘙痒症状加重。



03
透析相关补体通路激活




透析人工材料

在透析过程中,透析膜可使血细胞受压并诱导补体活化,导致补体3a、补体4a、补体5a水平升高,从而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皮肤瘙痒症。此外,患者血液与人工材料( 透析时使用的胶布、穿刺针、增塑剂等) 接触也可导致多个补体通路激活,刺激肥大细胞增殖和组胺释放,进一步加剧皮肤瘙痒症状。



透析液、黏合剂铝含量

研究发现,透析液不纯可导致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而含铝黏合剂和透析液中的铝含量也被认为与透析后皮肤瘙痒有关。含铝的磷酸盐、碳酸盐黏合剂可增加患者与铝接触的机会,低剂量的铝可导致PTH水平改变;此外,铝对尿毒症患者尤为有害,与透析性痴呆、肾性骨营养不良、贫血以及透析患者病死率增加有关。



04
血中阿片样物质增加


阿片样物质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在神经系统中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存在。阿片样物质增加假说认为,由于腰部疼痛等因素导致尿毒症患者血中阿片样物质水平增加,同时又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阿片样物质排泄减少,进而导致μ阿片受体活化增加,而μ阿片受体可增强瘙痒症状,同时由于调节瘙痒的κ阿片受体受到抑制,痛觉冲动的传导和传递被阻断而引起瘙痒。



05
血浆组胺水平升高


组胺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尿毒症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导致组胺排泄减少,血清组胺水平升高,直接导致皮肤瘙痒; 此外,组胺还可进一步活化和增殖肥大细胞,使其释放更多组胺,形成皮肤瘙痒最初的冲动。



06
汗腺分泌功能异常


尿毒症患者的汗腺分泌功能异常,导致其皮肤干燥,而皮肤干燥更易使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UP患者汗腺分泌受损、汗腺和皮脂腺萎缩、皮肤C型神经树枝状分布异常以及皮肤水和作用紊乱共同导致瘙痒。






UP的治疗手段








01
充分血液透析


充分血液透析可以增加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从而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减轻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的严重程度。



02
药物治疗




抗过敏治疗

目前的研究证实,有一部分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是由过敏引起,因此抗过敏治疗药物是常用于血液透析后皮肤瘙痒治疗的药物,如氯雷他定之类的抗组胺药物 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氯雷他定可选择性阻断外周H1受体,抑制变态反应,是维持性透析患者皮肤瘙 痒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该病成因复杂,抗过敏药物单独使用可能效果不佳,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病因加用其他药物。



神经相关治疗

皮肤瘙痒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出现较为普遍,而因素较多,在抗过敏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抗癫痫药物可能有助于缓解瘙痒,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毒素清除治疗

尿毒症是由晚期肾病引起的危险疾病,患者肾脏功能已出现不可逆损伤,大量毒素在体内积蓄,对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而皮肤瘙痒可能也是由此引起的。毒素清除治疗对控制患者皮肤瘙痒是行之有效的 。使用组合型人工肾等方法提高透析充分性,可以更好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除此之外,使用药物抑制机体毒素分泌或清除毒素也是一种有效方法,如使用非金属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冲击疗法以及硫代硫酸钠治疗等。



03
手术治疗


肾移植术以及甲状旁腺切除术可能彻底解决皮肤瘙痒情况,甲状旁腺手术可以阻断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而通过肾移植,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也可使大分子毒素导致的瘙痒症消失。



04
物理治疗


理疗一般包括紫外线照射和针灸等。紫外线照射有 缓解瘙痒的作用,但并不能彻底解决瘙痒症的问题。而且目前仍然缺乏紫外线照射治疗相关的潜在致癌 性的观察研究,因此需要谨慎对待。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肾病整理

参考资料:

[1]刘钊,廖艳,唐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5):170-174.

[2]戴佳成,王怡,韩世盛.尿毒症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2,28(13):2562-2566.


审批号:MAT-CN-233338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