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三亚市人民医院 林明宽副主任医师
急性胸痛
急性胸痛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危险性也存在较大差别。对于危及生命的凶险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恰当的诊断和处理。如误诊或漏诊会导致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后果。
因此,及时恰当地鉴别诊断胸痛至关重要!
1
胸痛的分类与常见病因
胸痛按严重程度分高危性胸痛和低危性胸痛。
高危性胸痛
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等。
这些疾病中有些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如能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低危性胸痛
包括颈椎病、胸壁本身疾病(肋软骨骨膜炎、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食管病变(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胃食管反流病)、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大叶肺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按病因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
心源性胸痛
包括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
非心源性胸痛
包括肺脏及纵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2
常见高危胸痛的诊断
及鉴别诊断要点
(点击可下载、查看大图)
部位: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肩部或上肢(左侧常见)。
性质:压迫感,烧灼感,挤压感,沉重感。
持续时间:通常为3~5 min,很少超过30 min。
加重或缓解因素:过劳、激动、便秘等。
症状及体征:一过性第三及第四心音,或胸痛时有乳头肌功能不全杂音,可出现短暂性心力衰竭。
辅助检查:动态监测心电图变化,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治疗:卧床休息、抗血小板治疗、调节血脂治疗、抗凝治疗、扩张冠状动脉治疗、必要时介入或者外科治疗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部位:位于胸骨下,可能像心绞痛样放射。
性质:沉重感,压迫感,烧灼感,紧缩感。
持续时间:≥30 min。
加重或缓解因素:休息和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症状及体征:气短,出汗,乏力,恶心,呕吐,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少数有第三心音,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包摩擦音及喀喇音。
辅助检查:动态监测心电图变化,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大便通畅、抗栓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
超急性期(Ⅱ、Ⅲ、AVF导联T波高尖)
急性期(Ⅰ、AVl、V1-V6导联ST弓背上抬似“红旗飘飘”)
陈旧期(V1~V3导联Q波形成,T波低平)
疼痛部位:位于胸骨下或肺梗死涉及的区域。
性质:膜性(与肺梗死相关)或心绞痛样。
持续时间:突然发作;数分钟到1 h。
加重或缓解因素:呼吸可能加重。
症状及体征: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心动过速;低血压,大面积栓塞时急性右心衰和肺动脉高压的体征;啰音,胸膜摩擦感,咯血。
辅助检查:血气可有低氧血症,低二氧化碳血症;胸片无肺淤血;心电图可见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
治疗:以抗凝为主 ,大块肺栓塞,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溶栓,导管碎栓,预防复发。
肺动脉造影提示充盈缺损
肺栓塞CT提示充盈缺损
部位:位于前胸部,可向背部放射。
性质:极痛苦,撕裂样,刀割样。
持续时间:突然发作,不缓解。
加重或缓解因素:常见于高血压或有易患因素,如马方综合征。
症状及体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脉搏或血压不对称;神经功能缺失。
辅助检查:X 光胸片可能有纵隔增宽。
治疗:迅速使血压得到控制、镇静 、控制心率 、避免抗凝或溶栓治疗、必要时介入或外科治疗。
主动脉夹层CT
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部位:位于单侧。
性质:非常尖锐,胸膜性。
持续时间:突然发作,持续数小时。
加重或缓解因素:呼吸痛。
症状及体征: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出冷汗、脉速、甚至意识不清、呼吸衰竭,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
辅助检查:X线胸片可确诊。
治疗:卧床休息、抗感染、胸腔闭式引流、支气管镜下封堵治疗。
张力性气胸胸片
本文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更多心血管干货知识
欢迎订阅学习清单
(12月限时开放)
(点击图片,点击一键收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