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掌握!什么是新生儿鹅口疮?

2021-07-1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新生儿.png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雪口病,临床上以口腔舌上布满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的宝宝或长期使用多种抗生素的宝宝也可以发病。


新生儿为什么会患鹅口疮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在健康人皮肤表面、肠道、阴道寄生,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受抑制时可致病。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其免疫球蛋白G水平较足月新生儿低,更易成为易感人群。常见引起感染的原因如下。


1.母亲阴道有真菌感染,新生儿出生时接触产道念珠菌而感染。

2.奶瓶、奶嘴等乳具消毒不彻底而感染。

3.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或喂养者手指污染而感染。

4.广泛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等而感染。

5.长期腹泻导致感染。


新生儿鹅口疮有哪些表现


鹅口疮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口腔黏膜上出现乳白色凝块样物,常见于颊黏膜、上下唇内侧、舌、牙龈、上颚等处,有时波及咽部。初期,呈点状或小片状,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边缘不充血。白膜不易拭去,强行擦去斑膜后,可见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可渗血,白膜又迅速生成。宝宝无疼痛感,也不引起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无全身症状,偶可见拒乳。


如果口腔内有少许鹅口疮,可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加强观察。如果发现鹅口疮有增多趋势或不见好转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建议下治疗,以免加重感染。


如何治疗新生儿鹅口疮

1.保持口腔清洁,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

2.可用新配制的制霉菌素溶液(每毫升含药物100万单位)局部涂口腔,每日3次,效果良好。

3.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4.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如何预防新生儿鹅口疮

1.做好产妇孕期保健

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做好新生儿口腔清洁

喂奶后再喂少许温水,可冲去口腔内的奶汁,或每天用柔软的无菌纱布蘸温开水清洁新生儿口腔2~3次,忌强行大力擦洗口腔。人工喂养时防止奶液过热,以免引起口腔黏膜受伤,降低局部组织抵抗力而导致鹅口疮的发生。

3.新生儿进食的乳具清洗干净后再消毒,煮沸消毒或熏蒸消毒均可。

4.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和乳头,而且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剪指甲。

5.对于新生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新生儿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6.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足月儿保持室温在22~24℃,早产儿保持室温在24~26℃。

7.减少亲朋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接触新生儿前必须认真洗手。

8.合理喂养,增强新生儿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新生儿鹅口疮以预防为主,平日的家庭护理对新生儿尤其重要,家长必须引起重视,切勿滥用抗生素或不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文章首发于人卫助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