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多达 30 多种!你都知道吗?

2020-11-1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导 

心电图是栓塞最基本的筛查手段之一,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多样且呈动态改变,有文献报道,急性肺栓塞的 ECG 改变多达 30 几种。你知道哪几种?

01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的主要机制

急性肺栓塞所致心电图改变的机制主要可分为以下 3 个方面:


1. 肺动脉栓塞,使肺血管床减少,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荷增加。心电图表现右房、右室负荷增大或肥大表现。

2. 右心室压力升高,主动脉与右心室压力差降低,冠状动脉灌注下降。心电图 ST-T 改变。

3. 体内神经-激素激活,大量缩血管物质释放,导致冠脉痉挛和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

02
急性肺栓塞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01. 肺性 P

肺性 P 波较少见,约 2%~30%,可能提示大块栓塞。

微信图片_20201118110037.png


02. SIQIIITIII 改变

最典型的急性肺栓塞的 ECG 表现。约有 15%~30% 的患者可出现此种典型 ECG 改变,发生机制为急性右室扩张使心脏发生顺钟向转位所致。

微信图片_20201118110039.png

特点:

1)SIQIIITIII 出现的形式:

急性肺栓塞时 SIQIIITIII 并不都同时出现而常表现为 SI、SIQIII、QIIITIII、QIII、TIII 及 SIQIIITIII 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

① I 导联新出现 S 波,由宽、浅变窄、深。73% 的急性肺栓塞患者 I、aVL、S 深度 > 1.5 mm;

III 导联新出现 Q 波,aVF 亦可见 Q ,常呈 QR、qR 型,Q 一般达不到病理 Q 波标准。Q 不会出现于 II 导联;

③ TIII 新出现的倒置,如与 V1 同时出现意义更大;

④ 常有电轴轻度右偏。

2)SIQIIITIII 出现的时间:

SIQIIITIII 出现较早晚于导 T 改变而早于右束支阻滞,其特征表现常呈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常在发病后 14 天内消失。

03. 完全或不完全 RBBB

多见于大块肺栓塞,如肺动脉主干栓塞。


微信图片_20201118110042.png

特点:

1)出现时间:晚于 SIQIIITIII。

2)发生率:据报告肺动脉主干栓塞时新出现 RBBB 可达 80%,高于 SIQIIITIII。

3)意义:发生时提示肺动脉主干栓塞或广泛多支血管栓塞,病情严重,可在溶栓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正常后消失。

04. aVR 导联 R 波增高

微信图片_20201118110044.png

特点:

1)aVR 导联 R 波振幅增高。

2)出现的频率:小样本分析其高达 90%。

3)临床意义:aVR 导联 R 波振幅增高所受的干扰因素较少,其增高提示肺动脉压力增高,与肺动脉压力成正比,同时 aVR 导联 R 波随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呈迅速地动态变化。其在急性肺栓塞中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05. Sv5 加深、rv1 增宽

微信图片_20201118110046.png

06. 胸前导联 T 波倒置

这是急性肺栓塞后较早出现且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 ECG 改变。

微信图片_20201118110050.png


特点:

1)发生的导联:V1~V4 最常见,III 常并存。

2)时间:多在急性肺栓塞后 1~2 h 内开始出现,24 小时内最多见,并有动态变化。随病情好转先出现倒置加深后渐浅至恢复正常。

3)形态:T 尖锐对称性倒置深度可达 1.7 mv。

4)导联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Tv1-Tv2-Tv3-Tv4。当溶栓或其他治疗使病情好转时,恢复顺序为 Tv4-Tv3-Tv2-Tv1;溶栓后 T 波倒置在 1~7 达高峰(可能机制为心肌的复记忆),11~49 逐渐恢复正常。

07. ST 段改变

微信图片_20201118110052.png

特点:

1)出现的导联:ST 改变多见于 II、IIIaVF 及 V1~V4 导联(亦可见于 V4R~V6R)。

2)形态改变:ST 段压低相对多见,多为轻度压低,可作为心肌缺血及预后较差的指标。ST 段抬高亦可见到。但抬高的幅度较小超过 0.1 mV,多与 SIQIIITIII 并存。

08.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非常常见。

1)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频率通常在 100~125 次/分。

2)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频速型房颤、心房扑动也较常见。多为一过性。随病情好转消失。

除此之外,还可见其他心电图改变:如 V1 导联呈 QR 或 Qr 型、右胸导联 V4R~V6R 呈 QS 或 Qr 型等。

03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鉴别

0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

急性 PE 时,II 导联上不会出现异常 Q ,而下 AMI 时则往往出现。

aVR 为 rS 波时,支持下壁 AMI;aVR 上为 qR 或 QR 波,多为急性 PE。

02. 左后分支阻滞鉴别

PE 与左后分支阻滞均可出现 SIQIIITIII。

但 ① 前者多有临床症状及心动过速,而后者多无临床症状,心率在正常范围;② 前者右胸导联多有明显改变,后者多无明显改变;③ 前者电轴右偏位于 +90˚~+100˚,而后者电轴可在 100˚以右。

04
急性肺栓塞溶栓有效心电图改变

溶栓后心电图出现下列改变认为溶栓有效:

① aVR 导联 R 波振幅迅速下降;

② SI 变浅、QIII 减小或消失、TIII 倒置变浅;

③ RBBB 消失。


来源:护理周刊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