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为您读报】160天口服4万多毫升“胆汁”让梗阻性黄疸病人“重获新生”

2018-11-09作者:Lavender资讯
为您读报

为您读报20181108.mp3

为您读报20181108.gif

1年前,陈老伯突患大病,20多天体重下降了20多斤,四肢无力,连续数天不饮不食。家人带他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肝脏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科王小林教授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解除梗阻性黄疸症状。因此,陈老伯住院后进行了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每天流出的液体都在1000毫升以上,多时高达1500毫升左右。

术后1个多月后复诊时,王教授建议陈老伯口服自体胆汁引流液,因为胆汁引流液可以帮助消化,改善胃肠道功能,平衡体内的电介质。从2017年12月12日至2018年5月22日,陈老伯无论住院还是在家里,每天坚持饮用自体胆汁引流液。在5个多月时间里,共计引流出胆汁106000毫升,陈老伯累计喝掉了42000多毫升,身体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脸色重新红润光泽,食欲开始恢复,大小便正常,睡眠变好,走路已不需要人搀扶;体质得到改善,能够耐受手术治疗。1年来经过6次成功的介入疗法,陈老伯病情显著好转,多项指标趋于正常,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齐璐璐供稿)

下面为您介绍11月8日《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精彩内容。

“卒”不及防?正视卒中,有效防控 (C1~C3版)

2018年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战胜卒中,再立人生”,本报为此策划了相关专题报道。我们对全球以及我国的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危险因素以及心源性卒中的相关数据以信息制图进行展示,并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就如何应对心源性卒中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发表观点,还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俐教授就如何提高卒中防治失效提出建议。

详情链接

保障用药安全,提供优质药学服务,第28届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A4~A5版)

药学会议.jpg

10月26~28日,第28届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暨第78届世界药学大会卫星会在山西太原举行。会议由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药学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有全国近1800位药师参加,设有9个分会场、4个会前会。会议以“安全用药与医院药学服务”为主题,内容覆盖医院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问题,体现药学服务模式转变后对药师的新要求。本报记者对大会开幕式及分论坛的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详情链接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生存获益获首证,TNBC守得云开见月明 (B1、B3版)

IMpassion130研究显示,无论是在意向治疗(ITT)人群还是PD-L1阳性人群,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白蛋白紫杉醇均可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而不良反应与两种药物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在上月底刚刚落幕的201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这项研究作为最新突破进展研究(Late-Breaking Abstract,LBA)亮相10月20日进行的主席论坛1(Presidential Symposium Ⅰ),研究全文同期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甫一发布便引起乳腺癌领域的热烈讨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报《肿瘤周刊》封面故事将带您了解这项即将改写TNBC治疗历史的重磅研究,回顾ESMO年会现场上的国外专家点评观点,并特别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深入解读。

胶囊内镜新进展,磁导向助力,实现更快、更高、更强 (D1版)

胶囊内镜.png

与传统内镜相比,胶囊内镜真正提供了一种无痛、无创的内镜检查方式,对于炎症性肠病、可疑息肉病综合征、不明原因腹痛、腹泻或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小肠检查不完全可能会降低胶囊内镜诊断的敏感性。文献报道的小肠检查不完全比例约为13%,发生原因包括胶囊内镜通过胃部缓慢、电池寿命不足和肠道准备不充分等,其中通过胃部缓慢占所有检查不完全病例30%以上。另外,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部位的诊断敏感性尚不明确。十二指肠乳头是十二指肠内的重要标志,其检出率可作为胶囊内镜对近端小肠诊断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近日,国内一项研究发现,磁控胶囊内镜或可提高小肠检查质量。本期内镜新视角专栏特邀专家为您进行解析。

详情链接

《中国医学论坛报》王思佳 编辑,刘孝炎制图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11月8日《中国医学论坛报》,或“壹生”APP资讯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