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青少年成人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诊疗指南》在京发布

2023-05-16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热点活动报名中,点击进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精神科主任杨渊教授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17篇独家干货文章,轻松掌握神经心理疾病诊治!

banner (2).png


5月14日,由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教授牵头制定的《青少年成人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诊疗指南》(下称:《指南》)在北京正式发布。

该《指南》的发布为我国青少年及成人SMA患者诊疗给予重要指导,同时为国际青少年及成人SMA患者的诊疗提供了中国经验。

图片1.png


该指南突出多学科诊疗(MDT)特点,来自全国12个学科(神经科、康复科、骨科、麻醉科、影像科、营养科、呼吸科、消化科、口腔科、内分泌科、药剂科、心理科)的198位专家共同参与了指南制定工作。


《指南》发布会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戴毅教授主持,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为会议进行致辞,他表示,《指南》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疾病的临床诊疗,惠及更多患者,同时也在国际上做出中国SMA诊疗的样板。中国罕见病联盟将持续为专家、为患者服务,为中国罕见病诊疗与防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在会议中表示,《指南》的制定不仅对医生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也对患者能提供精准、有效的治疗。该《指南》根据疾病鉴别诊断和治疗方面制定了新的分型,目的就是为了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戴毅教授对《指南》要点进行介绍,他提到,虽然SMA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进入临床应用,使更多患者有效延长生存期,但是与DMT药物配合的方面还是显得有所不足,目前针对国内青少年成人的指南仍是空白状态。


因此,该《指南》对多学科诊疗管理有着指导作用,多学科的综合管理MDT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他希望,能与罕见病领域的专家们共同努力,推动中国青少年和成人SMA的诊疗水平提高,迈上新的高峰。北京协和医院沈建雄教授、麻醉科崔旭蕾教授和张光宇教授分别对《指南》内容中SMA患者骨骼方面、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方面以及康复方面进行了介绍。


《指南》的发布,标志着青少年成人SMA领域的诊疗标准和治疗方法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罕见病领域专家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对我国罕见病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罕见病联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