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WCD丨重磅研究大盘点,GPP治疗领域再添新证!

2023-07-12作者:liuy资讯

且看如何实现GPP治疗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2023年7月3日-8日,第25届世界皮肤病大会(WCD)于新加坡盛大召开。近年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成为皮肤学科中发展迅速的领域,本次大会上也公布了多项与GPP相关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关靶向IL-36R生物制剂佩索利单抗的最新Effisayil-2研究结果重磅公布,更是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探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WCD2023,倾听来自国际的声音!


诊疗现状不容乐观,深度剖析GPP患者真实疾病负担


GPP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皮肤疾病,根据2012-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数据库资料,我国GPP粗患病率为1.403(95% CI: 1.115-1.691)/10万人·年,约有2万名GPP患者[1],总体而言,GPP患者平均每年发作不足1次。我国一项纳入了110例GPP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平均发作频率为0.9次/年(范围0.2~1.3次/年),但患者个体之间异质性较高,有的患者可能数年都不发作,但也有很多患者发作频繁,即1年内可多次发作[2-5]

由于疾病罕见,并且临床表现具有较强的异质性,GPP在全球范围内的诊疗现状都不容乐观。本次WCD大会上,一项国际横断面研究对来自加拿大、中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GPP患者进行了在线调查或定性访谈,结果显示,72%的患者经历过误诊,57%的患者至少访问了3位医生才得到确诊,患者在过去1年中平均报告了2次发作,发作期间瘙痒、疲劳、易怒等症状在娱乐、工作、日常活动等多个方面均造成了影响[6]

另一项来自中欧和东欧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则显示,虽然患者发病中位年龄为57岁,但通常在66-70岁之间才得到确诊,确诊时间延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疾病负担。感染、药物启动/戒断、应激等可能诱发GPP发作,该研究中的患者平均发作次数为3次,每次平均持续4周,其中2次需要住院治疗,半数以上患者在发作前后伴有斑块型银屑病[7],进一步加重了痛苦。因此应采取措施让患者尽早确诊,并给予有效治疗手段。


聚焦GPP核心机制,靶向IL-36R生物制剂交出满意答卷


随着对GPP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生物制剂走进了GPP的治疗领域。近年发现IL-36-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致病轴在GPP发病中起主导作用[8],为此IL-36受体拮抗剂佩索利单抗应运而生,这也标志着GPP靶向治疗新时代的开始。

目前GPP的治疗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为快速且持续的脓疱和皮损清除,无新发脓疱;长期目标则是预防疾病发作,实现持续的皮肤和系统性症状缓解[9]。此前Effisayil-1试验表明佩索利单抗可以快速、有效、持久地清除GPP发作时的脓疱和皮损[10],有助于实现短期目标,其对于长期目标的实现有何价值呢?基于此研发人员开展了Effisayil-2研究,旨在研究佩索利单抗作为维持治疗,预防 GPP 发作、持续控制 GPP 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一步拓展佩索利单抗在GP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11]

Effisayil-2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平行组、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探索研究,研究按1:1:1:1比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化分组,分配至高、中、低三个不同给药剂量的佩索利单抗组或安慰剂组,全面评估佩索利单抗治疗GPP的剂量-反应关系。给药间隔分别设置为“q12w”、“q4w”,评估不同频率给药对预防GPP发作的疗效,以指导GPP长期管理中的随访频率。各组基线水平的性别、年龄、年发作次数和伴发斑块型银屑病的发病率相似,高剂量组患者的GPPASI、PSS和DLQI评分更高,提示患者病情和疾病负担更重。

1.png

图1 Effisayil-2研究设计

该研究主要终点为48周内首次GPP发作的时间,关键次要终点为48周内≥1次GPP发作的发生率。主要终点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佩索利单抗高剂量组患者48周内GPP发作概率降低了84%(HR 0.16, 95%CI 0.05~0.54; p=0.0005),且治疗4周后组内患者未再复发。

2.png

图2 主要终点:佩索利单抗高剂量组在预防GPP发作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关键次要终点结果提示,佩索利单抗高剂量组在48周内出现≥1次的GPP发作的发生率降低61%[RD(95% CI) -0.39(-0.62,-0.16);p=0.0013],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其他次要终点结果示佩索利单抗高剂量组降低了PSS和DLQI恶化的风险,但对比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3.png

图3 关键次要终点:佩索利单抗高剂量组在减少GPP发作频率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安全性方面,在不同剂量的佩索利单抗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总体相似,并未呈现剂量依赖趋势,感染发生率在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间保持一致。在接受佩索利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局部注射部位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为轻度并且没有导致治疗中止,治疗过程中未报告新的不良事件及导致患者死亡的不良事件。


齐头并进,看GPP诊断领域有哪些最新进展?


既然目前GPP已实现有药可治,那整体提升GPP的诊断和疾病评估能力便成为刻不容缓的目标。GPP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可伴有全身性炎症,因此全身炎症性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发作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了法国、马来西亚和突尼斯等地的GPP患者在诊断及发作过程中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最常见的实验室参数异常为CRP升高(73.7%)、ESR升高(71.4%),因此ESR和CRP对诊断GPP发作可能具备重要检测意义[12]

GPPGA是评估G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常用工具,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将发热、CRP升高、白细胞升高、低钙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和转氨酶升高这六项全身炎症标志物汇总为全身炎症综合评分(0-6分),结果显示对于发作最严重的患者(GPPGA总评分3~4分),全身炎症综合评分和GPPGA总评分存在相关性(r=0.342, p=0.009)[13]。由此可见虽然目前GPP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既往病史,但辅助检查在确诊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仍然不容忽视



郑敏教授

4.png

GPP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自身炎症性皮肤病,但作为一种罕见病,GPP误诊及延迟确诊的情况却仍然严重。GPP可伴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最终可导致败血症、多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GPP发作时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对于需快速改善病情的严重发作期的患者,可选用起效更快的生物制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并尽可能预防新发作,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质量。

对GPP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令IL-36成为有效治疗靶点。本次WCD大会上公布的Effisayil-2重磅研究结果支持IL-36R拮抗剂佩索利单抗作为预防GPP发作的新疗法,这也是首个评估生物制剂药物预防GPP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安慰剂随机对照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长久以来的空白,使GPP长期治疗目标可以落到实处。不仅可快速控制发作症状,佩索利单抗在预防发作上也具备可靠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患者和皮肤科医生提供了从发作到预防的全病程管理的有力工具。


专家简介

640.png

郑敏 教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分会顾问,银屑病学组副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常委

  • 国际银屑病委员会(IPC)理事

  • WHO全球银屑病研究项目(GPA)区域协调员

  • 亚洲银屑病学会(ASP)名誉会长

  • 国际皮肤炎症与银屑病联盟(SPIN)科学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协调员

  • 2017年荣获国际皮肤科学会联盟(ILDS)杰出贡献奖


参考文献:

[1]Feng J N, et al. Dermatology, 2023,239(2):195-205.

[2]Choon S E, et al. Int J Dermatol, 2014,53(6):676-684.

[3]Jianfeng Zheng, et al. Clinical analysis of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in Chinese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10 patients. 2023WCD.

[4]Bachelez H,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1, 85(3 Suppl): AB20.

[5]Zema C L, et al. JAMA Dermatol, 2022,158(10):1142-1148.

[6]Mark Lebwohl, et al. Symptom and Impact Experience of Adults with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GPP) or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PPP) from an International Web Survey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2023 WCD. Abstract.

[7]Adam Reich, et 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attributes of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experience from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Expert Network. 2023 WCD. Abstract.

[8]Krueger J, et al. Am J Clin Dermatol. 2022 Jan;23(Suppl 1):51-64.

[9]Puig L,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3,37(4):737-752.

[10]Bachelez H, et al. N Engl J Med. 2022, 385(26):2431-2440.

[11]Mark Lebwohl, et al. Spesolimab for the prevention of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GPP) flares: 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Effisayil 2. 2023 WCD.Abstract.

[12]Slaheddine Marrakchi, et al. Patterns Of Laboratory Testing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Of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 2023 WCD.Abstract.

[13]P. Wolf, et al.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flares: experience from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Expert Network. 2023 WCD.Abstract.


审批编号:SC- CN-13164

有效期至:2024/6/30

仅供相关医药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


PART
更多精彩

↓↓↓


5-1.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