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一般情况
患者,女,18岁,因“发热伴呼吸困难2 d,加重1 d”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2017年12月8日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8.5℃,稽留热,无畏寒、寒战,伴呼吸困难,伴左髋部、腰部、左下肢和右下肢疼痛,伴左下肢乏力,无放射性疼痛,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咯血。于院外就诊。
2017年12月8日化验检查:WBC 13.12×109/L,LYM% 2.0%,MON% 1.0%,NEU 9.32×109/L,CRP 209.0 mg/L,WBC-Y1核左移;PCT 14.26 ng/ml;IL-6>5000 pg/ml;ESR 60 mm/h;D-二聚体0.95 mg/L;凝血象、电解质、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髋关节MR:双侧髂骨及臀部肌肉信号改变,考虑炎性病变;胸部CT提示双肺多节段病灶(图1);门诊予以退热、止痛治疗后患者感疼痛无明显缓解。
图1 外院胸部CT(2017-12-08)
2017年12月9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稍活动即感气促,但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喘息,再次于该院就诊。化验检查:WBC 3.38×109/L,LYM% 3.8%,MON% 0.4%,NEU 3.23×109/L,CRP 227.3 mg/L。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RICU。
患者自起病以来,神志清,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T 38.6 ℃,P 164次/min,R 36次/min,BP 85/57 mmHg,SpO2(吸氧4 L/min) 85%,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呼吸急促,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外形正常,听诊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64次/min,律齐,腹部查体无特殊,左侧髋部皮温明显高于右侧,左下肢红肿,表皮完整无破溃,无结节样隆起,无红斑、瘀斑、瘀点,左侧股动脉搏动较右侧稍减弱,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
入院当天辅助检查
入院血气分析(鼻导管吸氧4 L/min):pH 7.38,PaCO2 33 mmHg,PaO2 58 mmHg,HCO3- 19.5 mmol/L,BE -5.6 mmol/L。化验检查:RBC 2.22×1012/L,Hb 68 g/L,WBC 1.70×109/L,NEU% 51.2%,PLT 17×109/L,CRP 94.84 mg/L。电解质、肾功能、凝血象均无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
① 重症肺炎;
② Ⅰ型呼吸衰竭;
③ 脓毒血症;
④ 休克原因待查:感染性?低血容量性?
⑤ 左侧髋部肌肉疼痛原因待查:蜂窝织炎?关节炎?其他?
⑥ 全血细胞下降原因待查:急性造血障碍?噬血细胞综合征?
治疗经过
呼吸支持
呼吸机辅助通气:(2017年1月9日)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初始模式参数:VCV模式,Vt 320 ml,F 18次/min,I:E=1:1.5,FiO2 75%,PEEP 7 cmH2O。
监测指标:Vt 320 ml,f 19 bpm,MV 6.7 L/min,SpO2 94%。血气分析:pH 7.34,PaCO2 35 mmHg,PaO2 165 mmHg,HCO3- 23.5 mmol/L,BE 0.1 mmol/L。
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氧合指数逐渐由156 mmHg上升至256 mmHg。呼吸机于2017年12月11日过渡至PCV模式:Pi 12 cmH2O,PEEP 5 cmH2O,Ti 0.95 s,FiO2 38%。
监测指标:Vt 447 ml,Ppeak 27 cmH2O,f 18 bpm,MV 7.46 L/min。病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每次调整参数后随访患者血气,氧合指数均高于250 mmHg,且维持24 h以上再进行下一次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① 2017年12月13日:PCV模式,Pi 10 cmH2O,PEEP 5 cmH2O,FiO2 35%。2017年12月15日:PCV模式,Pi 9 cmH2O,PEEP 4 cmH2O,FiO2 35%。2017年12月17日:PCV模式,Pi 7 cmH2O,PEEP 4 cmH2O,FiO2 30%。2017年12月18日,拔管前6 h更换呼吸机为SPONT模式:Ps 6 cmH2O,PEEP 4 cmH2O,FiO2 30%;监测指标:Vt 395 ml,Ppeak 22 cmH2O,f 18 bpm,MV 7.30 L/min。血气分析:pH 7.35,PaCO2 36 mmHg,PaO2 95 mmHg,HCO3- 23.5 mmol/L,BE 0.1 mmol/L。
患者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于2017年12月18日顺利拔出气管导管。拔管后予以高流量氧疗(T 34℃,FiO2 45%,流量35 L/min),监测血气分析,氧合指数一直维持于250 mmHg以上,逐渐降低FiO2至30%、降低流量至20 L/min,在该条件下维持半天,复查患者血气:pH 7.37,PaCO2 35 mmHg,PaO2 99 mmHg,HCO3- 25.3 mmol/L,BE 0.3 mmol/L。
患者于2018年1月23日顺利脱离高流量氧疗,过渡至鼻导管吸氧。
一般支持
休克期间,开通多条静脉通道积极补液、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镇痛、镇静;患者血压逐渐稳定于110/75 mmHg左右;冰毯控制体温及气管镜吸痰灌洗等治疗;免疫球蛋白20 g qd连续3天冲击治疗;留置胃管,交替予以肠内营养乳剂(TPF-T)、肠内营养粉剂(TP)提供肠内营养。
抗感染治疗
比阿培南0.3 g q8h+万古霉素0.5 g q6h;治疗4 d后痰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杆菌感染,故调整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4.5 g静滴q6h+万古霉素0.5 g q6h,血象逐渐下降,氧合指数逐渐上升,于12月18日拔管,但当天患者全身皮肤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红疹,请皮肤科会诊后考虑青霉素类迟发型药物过敏反应,立即予以甲强龙80 mg qd静滴,当天调整抗生素方案为比阿培南0.3 g q8h+万古霉素0.5 g q6h。3 d后皮疹消退,甲强龙剂量改为40 mg qd。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于12月25日降低抗生素剂量:比阿培南0.3 g q12h+万古霉素0.5 g q8h。
血液科会诊及治疗
患者入院时全血细胞减少,行骨髓穿刺检查,请血液内科会诊考虑急性重症感染所致噬血综合征,除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外,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血小板输注、地塞米松15 mg qd治疗,5 d后血细胞升至正常。
心内科会诊及治疗
患者心肌酶谱异常,肌钙蛋白升高,请心内科会诊后考虑心肌损伤可能性小,但持续重症感染需警惕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在保证脏器灌注、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 g qd保护心肌治疗。肌钙蛋白于3 d内恢复正常,9 d后停用。
消化科会诊及治疗
患者于2018年12月18日出现中上腹隐痛,呈弥漫持续性,疼痛定位不准确,无牵拉,无放射,无转移,伴恶性、呕吐,呕出少量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便血等不适。查体中上腹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胰腺酶学组合提示:淀粉酶676 U/L,脂肪酶529 U/L,考虑重症感染并发急性胰腺炎,立即禁食禁饮,请消化内科会诊后予以奥曲肽0.6 g微量泵入q12h、奥美拉唑80 mg微量泵入q12h治疗,腹痛于1周内好转,复查:2017年12月21日淀粉酶266 U/L,脂肪酶1866 U/L。2017年12月25日淀粉酶348 U/L,脂肪酶415 U/L。2018年12月29日复查胰腺酶学组合降至正常,逐渐添加肠内营养。治疗胰腺炎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治疗。
病程中我科以抗感染和呼吸支持为主,维持营养、蛋白、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为辅的方针实施治疗,并随访患者各项指标。肌钙蛋白于3 d内恢复正常,降钙素原于1周内恢复正常,氧合指数于1周内由156 mmHg逐渐升至256 mmHg,治疗1周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氧合指数均维持在250 mmHg以上。
进一步检查
2017年12月19日胸部CT平扫:①双肺炎症,伴多发肺脓肿形成,请治疗后复查;②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肺组织压缩性不张、实变;③纵隔及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显示;④脾稍大;⑤腹腔积液;⑥双侧腰背部软组织肿胀;⑦右侧PICC管置入术后:胃管置入术后(图2)。
图2 我院胸部CT(2017-12-19,治疗10 d后)
2017年12月19日穿刺抽取胸腔积液,送检。胸水常规示橘黄色,李凡他试验蛋白定性(+),细胞总数21640×106/L,有核细胞数7740×106/L,单个核细胞比率16%,多个核细胞比率84%。胸水生化:总蛋白26.8g/L,白蛋白12.3 g/L,球蛋白14.5 g/L,乳酸脱氢酶395 U/L,腺苷脱氨酶9.23 U/L。脱落细胞检查: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少量间皮细胞。考虑肺炎旁胸腔积液,未给予特殊处理。随访胸部彩超,后未再出现胸水。
2017年12月29日胸部CT平扫:与前片(2017年12月19日)比较:①双肺炎症较前吸收减少,以双肺下叶吸收较明显,双肺下叶部分复张,双肺上叶部分空洞,结节影较前有所吸收、缩小,请继续随诊复查。②双侧胸腔积液较前吸收减少。③余改变基本同前(图3)。
图3 我院胸部CT
(2017-12-29,治疗20 d后,出院前复查)
2018年1月2日血沉检验报告:ESR 93 mn/h。化验检查:RBC 2. 48×1012/L,Hb 72 g/L,WBC 5.60×109/L,NEU% 63.2%,PLT 311×109/L,CRP 34.71 mg/L。电解质及肾功能等:钾4.68 mmol/L,钠136.1 mmol/L,氯97.4 mmol/L,钙2.21 mmol/L,尿素4.47 mmol/L,肌酐75.0 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92.3 ml/min,肾小球滤过率99.7 ml/min。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2018年1月3日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
① 重症肺炎;② ARDS(重度);③ 脓毒血症;④ 感染性休克?⑤ 噬血细胞综合征;⑥ 左侧髋部蜂窝织炎;⑦ 低蛋白血症;⑧ 急性胰腺炎;⑨ 药物性皮炎。
讨论
蜂窝组织炎是皮下组织、筋膜下、肌肉间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外伤后,也可由邻近感染经淋巴、血液循环扩散而来,常见病因是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性细菌感染。蜂窝组织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蜂窝织炎主要表现为患处皮肤局部剧痛,呈弥漫性红肿,境界不清,可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初为硬块,后中央变软、浅表的破溃而形成溃疡,约2周结痂愈合。继发性蜂窝织炎患者常因伤口感染所致,感染不重者起初伤口周围有轻微炎症现象,若不及时治疗,炎症继续发展,病变范围扩大,红肿热痛加剧,形成脓肿,皮肤可发生坏死,附近的淋巴结亦肿大、疼痛,同时伴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食欲减退、白细胞增多等,有时可进展为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指南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快速诊断标准也由过去的“感染+全身炎症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逐渐转变为“感染+脓毒血症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SOFA)≥2分”,更强调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但SOFA评分需借助于实验室检查,在接诊患者初期为迅速判断患者病情,临床工作者仍常使用SIRS评估标准及快速SOFA(qSOFA)评分。
SIRS评估标准:体温>38℃或<36℃;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或PaCO2>32 mmHg;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中性粒细胞>10%。具有以上两项即可诊断为SIRS。qSOFA诊断标准:呼吸频率≥22次/min;意识改变;收缩压≤100 mmHg。
该患者入院时体温38.6℃,心率164次/min,呼吸36次/min,血压85/57 mmHg,血气分析示PaCO2 33 mmHg,有明显呼吸困难症状。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可以评估为SIRS且伴随器官功能障碍。但反复追问病史,患者否认近期外伤史,感染灶不明确,查体可见左侧髋部皮温高,左下肢红肿,左髋部磁共振提示软组织肿胀,考虑为原发性蜂窝织炎并发脓毒血症(追问病史得知入院1周前,左侧髋部已有疼痛不适,但未给予重视)。脓毒血症进展快、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噬血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等)、死亡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该例蜂窝织炎不是典型的伤口继发性蜂窝织炎,容易漏诊,对于该患者的查体尤为重要,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危重患者,除积极完善实验室检查、采取有创抢救措施之外,认真查体也必不可少。
总结
脓毒血症进展极快,对于以“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我们需尽早借助相关量表评估患者病情,脓毒血症一经诊断,治疗上积极液体复苏,加强呼吸、循环、营养支持,抽取血培养后尽早使用抗生素,同时寻找原发病灶治疗病因。
作者:秦娅蓝,童瑾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
来源:重症肺言
推荐
关注话题
预防流感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如何预防并识别重症流感人群?
流感发生后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