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患者王阿姨化疗结束准备出院了。医生跟王阿姨说:“记得要来抽血,查血常规哦!”
李阿姨回家后心想“我家离医院这么远,现在营养也跟不上,还要被抽血,下次化疗还会抽血的,这次我就不去了”。
过了几天,王阿感觉浑身无力,突然某天高烧晕倒,送医后才发现白细胞已降至危险值。那王阿姨是因为什么白细胞降低呢?其实王阿姨是出现了化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
是指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受到损伤,导致其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的生成,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现象。
肿瘤患者因为肿瘤自身的影响,以及抗肿瘤治疗的原因,如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更容易发生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抗肿瘤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患者中超过60%会出现骨髓抑制。但是要到化疗后第7-10天可能出现白细胞最低值,放疗后的血小板降低可能持续数周,所以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具有滞后性,由于住院时间有限,72%的骨髓抑制事件发生在院外。
院外预防骨髓抑制对肿瘤患者如此重要!我们如何识别它?该做些哪些防护?有哪些治疗呢?
红细胞减少,就是我们说的贫血,贫血一般缓慢出现,患者存在耐受,症状不明显。多会表现为乏力,严重者会出现头晕、耳鸣、心悸、胸闷等器官缺血表现。
高蛋白:鸡蛋、鱼肉、豆类;
高维生素:深色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
铁含量较高的食物:蓄肉类(牛羊猪)、禽肉类、鱼类、菠菜
叶酸含量较高的食物:深色绿叶蔬菜
1、补充铁、叶酸等造血原料:口服叶酸,注射铁剂,口服铁剂,口服铁剂时注意,要餐后服用,避免谷物、乳类、茶,多吃维生素C的食物;
2、补充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
3、输血。
白粒细胞减低,也就是我们身体中的抗感染卫士会减少,更容易出现感染,感染后最常见的就是发热症状,体温≥38.0℃,或持续≥37.5℃。其他症状:寒战、咳嗽、尿痛、腹泻、口腔溃疡、皮肤红肿等。
保持口咽、口腔清洁,三餐后、睡前漱口;做好皮肤卫生,肛周、会阴卫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去人多的地方,远离感冒人员;选择干净的熟食,避免生冷、不洁的食物;增强免疫力,保证睡眠充足,适度运动,散步等。
1、口服药物
① 利可君片
② 地榆升白片
③ 芪胶升白胶囊
2、短效升白针:作用时间短,需要每天注射,2~3天抽血复查白细胞。
① 瑞白
② 非格司亭
③ 吉粒芬
3、长效升白针:化疗后24~48h内用,注射一次,可持续2周,不用频繁抽血。
① 新瑞白
② 艾多
③ 津优力
血小板减少主要会导致出血症状:皮肤瘀点、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腔出血,便血,血尿,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由于出血导致的全身症状:乏力、头晕、心慌等。
避免磕碰;避免挖鼻、牙龈出血,选择合适的软毛刷刷牙;避免腹压骤增,不要搬重物;选择柔软、棉质、宽松的衣物;抽血时,延长按压止血的时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通便药物;避免坚硬食物和水果。
1、口服药物
①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空腹口服)
② 芦曲泊帕片(可随餐或空腹)
③ 阿伐曲泊帕片(与食物同服)
④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空腹口服)
2、针剂
3、成分输血——输注血小板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再回顾一下。
治疗回家后,患者该做些什么?
1、掌握肿瘤骨髓抑制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危害、风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措施等。
2、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3、每日做好自我监测:包括体温、有无典型症状或相关并发症症状(如发热、腹泻)等,如有异常,尽快就诊。
4、做好日常生活习惯及饮食管理:包括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保证营养摄入充足等,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受凉,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等。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包括饭后、睡前漱口,每日淋浴,保持口腔、会阴、肛周卫生。
家属的悉心照顾将为肿瘤患者骨髓抑制的院外管理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家属可为患者提供的支持有哪些?
1、保证充足的营养: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患者每日摄入充足的营养。
2、提供情感支持: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和精神支持,缓解患者压力和焦虑情绪,督促或协助其进行简单运动。
3、维护环境卫生:保证患者所处的环境卫生,勤打扫,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等。
4、加强日常看护: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患者起身、行走时应注意看护,避免摔倒。
5、关注出行安全:出行时注意提醒患者佩戴口罩,注意卫生安全,以免感染。
骨髓抑制不可轻视,合理、规范的院外管理对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风险至关重要。定期监测、合理用药、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每一步都是康复的关键。抗癌路上,我们与您同行!
来源:李进医生团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