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颜宁谈中科院杨辉学术不端:不公开调查处理,再多学风建设都徒劳

2020-07-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科研

近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杨辉研究员被指控学术剽窃,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

7月17日,颜宁就此事在微博中发表看法,她说:“对学术不端事件处理得越公开、越清晰,人们去触犯这些道德标准的可能性就越小。不对这些事进行认真公开的处理的话,再多的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教育都是徒劳。”

微信图片_20200722143609.jpg

事情起于2020年7月2日,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中科院上海神经所80后明星教授杨辉学术抄袭、造假,引起轩然大波。7月9日,杨辉通过相关媒体表示,承认未与对方沟通,并表达歉意。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调查。

做科研和做学问都是非常严谨的事,每一个科研人员或做学问者都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获取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底线,如果随意窃取他人劳动成果或编造虚假成果,自然为人所不齿。可是这样的事近年来却频频发生。

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论文抄袭,海南大学教授王凤阳学术造假,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术荣涉嫌抄袭,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论文抄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微信图片_20200722143612.jpg

2019年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更是闹得全国上下皆知。同一年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教授,中国科学院斐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耿美玉等人论文涉嫌造假。这又引起一片轩然大波。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小学生拿出研究癌症论文获头奖事件,更是说明了科研及学术造假之风蔓延程度之广。

微信图片_20200722143615.jpg

看到这些,让我们忍不住想到最近广泛热议的一个话题:很多天才出国留学后就不愿意回来,我们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诚然,有这些人才本身的问题,或许有的缺少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太过于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没有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也或许有的不愿回国面对各种困难,贪图享受更好的物质回报。

但是我们更应该想的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来?我们给他们足够的待遇了吗?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了吗?他们有埋头科研、实现自己才华的良好环境吗?

微信图片_20200722143624.jpg

如果那些靠着学术造假的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的资源,又还有谁愿意俯下身子、数年如一日地进行科学研究呢?这样的科研环境下,即使是天才也难以有很大的成果。

最近加入美籍的物理天才尹希说,他很享受当下的科研环境,有什么疑难问题时只要到隔壁的办公室里问一下就行了。这样的环境在国内显然是没有的。

美女天才颜宁学成后一度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十年,可是她最终还是抛弃了国内的一切,再次赴美,并留在了美国。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我想决不仅仅是荣誉和待遇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00722143627.jpg

所以,这次颜宁对中科院杨辉的态度,也许真的是有感而发,这样的现象一再出现,真的需要有关部门好好整治了。

来源:生命科学前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