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会议伊始,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周俭教授热情洋溢地向与会者介绍了莅临本次大会的嘉宾,他们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汤钊猷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前任理事长郝希山院士、现任副理事长李强、秘书长王瑛,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秦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樊嘉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以及中山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各科室负责人等。
大会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建所50周年振奋人心、感人肺腑的开场视频中拉开了帷幕。
首先,由樊嘉院士致开幕辞。他指出,中国是原发性肝癌发病大国,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中国。令人庆幸的是,经过我国老一辈专家几十年的努力,肝癌从预防、诊断、治疗,再到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都进入了国际一线领先水平,为年轻医生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肝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但是,由于肝癌的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目前对肝癌的诊疗和认识,尤其是如何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认识还不是非常全面。他认为,不论是从事肝癌研究的学者还是临床一线医生,都应该更进一步地了解和重视肝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的机制,在研究这些机制的同时,思考如何突破肝癌领域的瓶颈;而对于一些已经取得明显进展的“瓶颈”问题,怎样通过研究、以及在临床上发现问题后再回到基础进一步验证分析,将是未来努力方向。
“肝癌研究所50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我们的工作,将进一步深入解读最新进展,积极探索新发现的临床问题,将这些问题带到研究中去、更好更快地解决它们,加强‘医研产’结合,不断地提升肝癌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50年前肝癌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六个字,‘走进来、抬出去’,短则几日几周,长则几月都走了。而现在,可以用另外六个字来概括,就是‘走进来、走出去’。”近90岁的汤钊猷院士感慨,今年正逢他从医执教65周年,回顾这半个多世纪来和曾被称为“不治之症”癌魔的抗争之路,他将自己“严谨进取,放眼世界”的座右铭,改动了两个字寄语年轻医生——“严谨进取,走向世界”。
“当年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够出国,只能够从世界的角度了解世界,追赶世界,超过世界。现在我们国家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完全可以走出去,扬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树立更好的榜样,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严谨——严谨是基础,一定要严谨、进取。只有严谨而没进取,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所以在严谨的基础上,还要创新,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
随后,王瑛秘书长、葛均波院士、秦净副主任、焦扬书记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向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所做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并为建所50周年送上了深深的祝福。
由焦扬书记、汤钊猷院士、林芷英教授、杨秉辉教授、周信达教授、唐辰龙教授、马曾辰教授、樊嘉院士向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学术代表,叶胜龙教授、廖勇教授、叶颖江教授、程树群教授、荚卫东教授、黄晓武教授、赵磊教授、高强教授赠书,祝福建所50周年。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学生代表刘康达教授、鱼达教授、周东教授、李君教授、郑亚新教授、李雁教授、王鲁教授、张倜教授、李涛教授祝福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建所50周年。
在本次大会的学术沙龙——大师面对面环节,多位国际肝癌临床及基础领域顶级专家围绕肝癌研究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肝癌肝移植的现状与展望,共同探讨了肝癌诊治的新技术、新策略。
大会最后的汇报演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然而最令人泪目的是压轴表演《歌声与微笑》。演唱者虽然不是外表光彩照人的明星,也不是拥有动人歌喉的歌唱家,但却演出了一首最动人的生命赞歌。40例新生命超过“20岁”的肝癌患者在会场唱响了《歌声与微笑》,他们其中生存40年以上的患者3人,最长生存者48年,他们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的“奇迹缔造者”们共同庆祝研究所的50岁生日!
编辑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照片及视频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传科提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