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Ⅰ型和Ⅲ型IFN是目前唯一的临床获批用于抗病毒治疗的免疫调节剂。特别是PegIFNα是目前唯一的、能使部分慢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特别是血清HBsAg低值阳性的经治或未治CHB优势人群)获得功能性治愈的临床获批药物。
在刚刚结束的“珠峰”项目总结会上,用数据说明了血清qHBsAg< 1500 IU/ml 的“优势人群”可追求治愈,且HBsAg水平越低、治愈的概率越大。这超过1万例的CHB临床治愈,实实地佐证了我国宁琴、胡鹏/任红等学者早期的开创性研究,和更多志同道合者的“优势人群可追求治愈”的观点(见下图)。虽然杭州总结会上没有提及下面这张在2017年发表后,被国内大、小会上频频 “曝光” 、引起不小争议的线路图建议。既然“功力绝不唐捐”了,“功成不必在我”也已经让人非常满意的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血清qHBsAg水平低至100 IU/ml 以下的CHB患者,在接受规范的PegIFNα治疗后仍有接近40%的患者无法获得功能性治愈。究其原因,宿主对干扰素应答的负反馈机制或许发挥了阻碍作用。我们在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通过CHB患者治愈队列的GWAS研究确证,的确减少干扰素通路负反馈调节因子SOCS2的水平,可以提升治愈的概率[1]。
另一方面,对于人们普遍认为的IFN蛋白自身抗体可能影响患者对PegIFNα治疗应答,近期的这篇文章就关注了这一问题[2]。
作者总结的主要发现包括:
一定比例的慢性乙肝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针对三种不同类型IFN蛋白的自身抗体;且抗-IFN 自身抗体阳性 (with or without PegIFNα exposure) 个体的血清 HBsAg 水平较高(Fig.H)。
PegIFNα治疗可进一步诱导抗IFN自身抗体的产生或水平增加。
好消息是,尽管抗 IFN 自身抗体的水平很高,但体外实验显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自身抗体并不能中和掉 IFN 的抗病毒功能。
尽管如此,(几乎)所有对 PegIFNα 治疗有反应的CHB患者都检测不到抗 1 型 IFN 的自身抗体(Fig.I)。
对于该研究方向的影响和意义,作者写道:HBV infection and PegIFNα individually may induce broad autore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dysregulated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s. Auto-Ab screening prior to PegIFNα treatment or other immunotherapies may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predicting treatment responses.
作者:鲁凤民
校对:王竞州
排版:王昕钰
来源:片警实验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