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梅林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揭示大脑前额叶ErbB4神经元调控逃避行为新机制!

2025-10-01作者:论坛报寒夜资讯
非原创


近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梅林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发表研究论文“Prefrontal ErbB4-positive interneurons for avoidance”。

研究首次揭示,大脑前额叶皮质中一类表达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4的抑制性神经元在调控逃避行为中发挥关键作用。当ErbB4被激活时,这些神经元活动增强,进而诱发个体的逃避反应。值得注意的是,ErbB4及其配体神经调节素(neuregulin)1均为抑郁症易感基因,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片



逃避是个体在面对威胁或压力时的本能反应。适度的回避有助于自我保护,但过度逃避则易导致焦虑和抑郁。大脑前额叶皮质(PFC) 负责社会认知、情绪调控、决策制定和行为管理,在个体选择“应对”还是“回避”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PFC内抑制性神经元如何与兴奋性神经元协同调控这一决策过程不是十分清楚。

研究团队发现,PFC中一类表达ErbB4的抑制性神经元 (B4IN) 在小鼠产生逃避行为时神经活动显著增加。通过“新奇抑制进食”和“社交逃避”等行为学实验,结合在体钙成像技术,研究人员观察到,当小鼠处于焦虑或回避状态时,B4IN的神经活动增强;而在进食等放松状态下,B4IN的活动显著降低。

光遗传学实验进一步证实,激活B4IN可立即诱发小鼠的逃避行为;相反,抑制B4IN则显著减少逃避。这表明B4IN的神经活动对逃避行为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上游回路的研究显示,PFC的B4IN接受来自基底前脑 (BF) 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单突触输入,激活或抑制这些上游神经元可分别诱发或抑制逃避行为;下游回路分析发现,B4IN主要抑制前额叶中的兴奋性神经元。药理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了其中的机制,当ErbB4激酶被抑制时,B4IN降低了对兴奋性神经元的抑制效应,减少逃避行为,说明B4IN的功能受到ErbB4信号通路的调控。

ErbB4及其配体神经调节素(neuregulin)1都是抑郁症的易感基因。该研究不仅从细胞与神经环路层面证明了前额叶B4IN在逃避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焦虑及抑郁等相关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提示ErbB4信号通路有望成为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的新靶点。


图片

前额叶B4IN在逃避行为中的作用机制

  
END
图片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