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胆道肿瘤患者因疾病影响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腹部大手术也有一定的出血风险。通过调整抗凝药物的使用,可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同时降低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那么如何安全使用抗凝药物,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血栓,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液凝固风险。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等),以及皮下注射抗凝药物(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等)。
术前长期服用长效抗凝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继续服用可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对于此,大家不用担心,医生会权衡利弊,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半衰期和患者自身情况决定术前停药时间,并根据药物的起效时间决定术后恢复服药的时间。同时,根据药物的特性以及血栓栓塞的风险分级,制定个体化方案,确认是否让患者停用长效的口服抗凝药物,暂时皮下注射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等短效的抗凝药物对患者进行过渡治疗。我们把这一治疗称为“桥接”。如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一定要在术前告知医生。
我科常见的围术期抗凝药物主要为皮下注射的低分子量肝素。
住院期间,护士会根据医生医嘱为您进行抗凝药物的注射。您在注射期间需要做以下准备。
注射前: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取坐位或平卧位。坐位时,单手叉腰或外展成90°置于椅背,放松上臂肌肉。
注射时:卷起袖口,避免衣物过紧。手臂放松。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体位。
注射后:拔针后一般无需按压,若注射点有出血或渗液,棉签垂直向下按压3~5分钟。注射部位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1.皮下出血:注射部位有瘀点(<2 mm)、紫癜(3~5 mm)、瘀斑(>5 mm)、血肿
2.注射部位疼痛
3.过敏:有皮疹,并伴有瘙痒、麻木感
如出现上述情况请立即告知护士,对症处理。大家不必担心,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这些情况。
一观察:
观察出血征象:
身体表面:牙龈出血、流鼻血、皮肤无故出现淤青或小红点。
内部出血:黑便、血尿、咳血或呕吐物带血;女性患者月经增多或时间延长。
严重出血:突然头痛、伤口或引流管持续渗血,心跳加快、血压降低。
观察血栓征象:
下肢深静脉血栓:腿肿、疼痛、皮肤苍白、肢体厥冷、麻木和运动障碍。
肺栓塞:胸痛、呼吸困难、咳血、头晕或晕厥
其他部位血栓:脑血栓:突发口齿不清,偏瘫,有时轻度昏迷;肠系膜血栓:剧烈腹痛、便血。
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症处理。
二避开:避免剧烈运动、跌倒或碰撞,以及可引起身体伤害的剧烈运动。可以使用软毛的牙刷、电动剃须刀;注意动作轻缓;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三复查:定期复查血,按时就医。就医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抗凝药。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