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乳腺癌患者中数量最多的是激素阳性(HR+)的患者,无论是雌激素阳性(ER+)或是孕激素阳性(PR+),都要使用内分泌治疗。
总体上讲,这类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相当好,但由于需要长期(5~10年)应用,内分泌治疗副作用虽然远较化疗更小,仍是需要关注的。对于育龄期的女性而言,更要合理利用内分泌治疗药物保护好卵巢功能,从而保存生育功能。
01
常见副作用有哪些?
常见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副作用症状包括:潮热发汗、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干燥等;在长期用药后还会出现骨骼钙质流失(缺钙),肪代谢异常等症状。同时,还有患者表现出便秘或者腹泻、胃痛、头痛、背痛、肌肉和关节痛等问题。甚至有些十年以上的患者会反应有心脏症状,但在临床上还不能确认,更多是因为患者年龄增加导致的心脏问题。
出现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后,可以通过饮食做一些调整,更多的食用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也可以采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降低副作用的影响。另外为了预防患者的缺钙问题,可以在治疗后坚持锻炼,多晒太阳,食物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骨汤,甚至正规保健品来提升钙质。
1.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的副反应:
近期有恶心和潮热,一过性血小板减少;远期有血栓形成、子宫内膜癌、视网膜变性等。
处理:服药期间注意子宫内膜的情况,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如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应停药。
2.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的副反应:
乏力、头痛、潮热、腹泻、恶心、皮疹等,偶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和永久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血栓形成;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生率增高。
处理:用药期间应监测骨密度;应用唑来磷酸可预防骨质丢失、骨质疏松,并降低骨折发生率。
3.孕激素类药物副反应:
肥胖、体液潴留、高血糖、高血压、肝功能损害。
4.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的副反应:
头晕、头痛、多汗、潮红、男性乳腺发育、多毛、皮疹、性欲下降、水肿等。
5.雄激素的副反应:
主要是男性化症状,表现为用药2~3月后出现痤疮、皮脂腺分泌增多、多毛、脱发,声音变粗等,停药后症状常可自行消失。
总体来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对其副作用进行细致的管理,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进而降低远期复发转移风险,提高长期生存。
医科院肿瘤医院袁芃医生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