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樊嘉院士团队为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新药探索TOP方案疗效显著

2025-08-25作者:CMT琳资讯
非原创

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在中国呈上升趋势。由于BTC恶性度高、进展迅速,且发病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或转移阶段,无法手术切除。作为晚期重要治疗手段的化疗,治疗效果有限, 因此,BTC患者迫切需要新的临床治疗策略。


图片


2025年8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学编委会主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团队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STTT) (IF: 52.7) 期刊上报道了一篇题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欧司珀利单抗及吉西他滨和顺铂一线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TC的多中心、单臂、Ⅱ期研究(First-line tislelizumab and ociperlimab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 (ZSAB-TOP):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2 study)》的临床研究成果,首次探索并揭示了PD-1抑制剂联合TIGIT抑制剂加化疗治疗B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填补了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空白,更为那些无法手术的晚期BTC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研究简介


ZSAB-TOP研究是一项中国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探索性Ⅱ期研究,项目组在2022年3月-2023年1月间共招募45例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TC患者,进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欧司珀利单抗及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ORR(RECIST 1.1标准),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6个月及12个月PFS率和OS率,以及安全性;探索性终点包括生物标志物与疗效预测的相关性。


截至2024年7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6个月,6.7%(3/45)的患者仍在组接受治疗。确认的ORR(confirmed ORR,cORR)为51.2% [21/41, 95% CI(35.1-67.1),P=0.0003; 3例达到CR]。亚组分析显示,cORR在肝内胆管癌(ICC)为37.5%(12/32),胆囊癌(GBC)为100.0%(8/8),肝外胆管癌(ECC)为100%(1/1)。TIGIT+和TIGIT-患者cORR分别为66.7%(12/18)和40.9%(9/22),PD-L1+和PD-L1-患者的cORR分别为60.7%(17/28)和33.3%(4/12),TIGIT+且PD-L1+组高达75.0%(12/16),且三个CR患者均为TIGIT+且PD-L1+。


次要研究终点中,疾病控制率(DCR)为82.9%[34/41, 95%CI(67.9-92.8)],中位PFS期为7.7个月(95% CI, 6.0-9.4),中位OS期达到17.4个月(95% CI, 11.7-NR)。TIGIT+和TIGIT-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8.3个月对 7.4个月,中位OS期分别为NR对12.9个月;PD-L1+和PD-L1-患者中位PFS期分别为8.3个月对7.0个月,中位OS期分别为19.5个月对13.8个月;TIGIT+且PD-L1+组中位PFS期达9.4个月,中位OS期尚未达到。


≥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60%(27/45),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贫血等血液学不良事件,与化疗相关性较高;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发生率为42.2%(19/45),其中≥3级irAE为11.1%(5/45),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无治疗相关性死亡,整体安全性可控。


研究结果提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欧司珀利单抗及吉西他滨和顺铂一线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TC展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且揭示了TIGIT及PD-L1表达与患者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


这项研究是首次探索并揭示了PD-1抑制剂联合TIGIT抑制剂及化疗在BTC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得到杂志编辑部的高度评价。


研究结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肿瘤外科与肝移植科樊嘉院士、周俭教授、施国明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施国明教授、黄晓勇副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良教授以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李慧医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2XD1402700)基金等的资助。



来源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