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临床
问题
【推荐意见】
3⁃1 推荐临床医师使用Swansea标准(表2)进行诊断(1C)。
3⁃2 对不能满足Swansea诊断标准的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推荐尽快复查肝功能及凝血功能(1C)。
【证据概述】
Swansea诊断标准于2002年正式推出,该标准包括4个方面,14个条目,符合6个及以上的条目诊断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且已成为重要的诊断标准。
2011年一篇回顾性研究(n=24)显示,无肝组织活检的Swansea标准与肝活检诊断肝微泡性脂肪变性的符合率为100%(95%CI:77%~100%),特异度为57%(95%CI:20%~88%),阳性预测值为85%,阴性预测值为100%。
2013年英国的一篇队列研究(n=1 132 964)显示,在确诊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中,临床评估与使用Swansea诊断标准的符合率为97%,κ=0.78,基本一致。
2019年,我国的诊断准确性研究(n=404)显示,Swansea诊断标准与国内诊断标准在74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中的一致率为91.89%;在330例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中的一致率为96.06%;两个标准的κ=0.84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95%CI:0.902~0.978)。
由此证实,无肝组织活检的Swansea诊断标准与各国临床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标准具有极高的符合率,且表格化的条目在临床简单实用。
在使用的过程中,2016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关于妊娠期肝脏疾病的指南中指出,Swansea标准更适用于晚期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
2010年我国一篇回顾性研究(n=18)指出,早期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无临床特异性表现,诊断时利用Swansea诊断标准发现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可作为可疑患者进行提醒和追踪。
2016年国内一篇回顾性研究(n=56)显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中凝血功能障碍者占5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OR=1.558,95%CI:1.248~1.946)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7年国内的一篇回顾性研究(n=52)显示,无肝组织活检的Swansea标准是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良好筛选工具,其诊断准确率为94%。
2020年一篇回顾性研究显示(n=213),应用包括母体症状、生化和血液学参数的统计模型对早期识别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2020年一篇回顾性研究(n=133)显示,直接胆红素(OR=1.012,95%CI:1.002~1.022)和血清肌酐(OR=1.022,95%CI:1.007~1.036)升高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合上述证据,Swansea标准涵盖了常见临床体征及基本检查检验指标,大部分指标可应用于基层。同时考虑基层转诊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本指南推荐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仍沿用Swansea诊断标准。
【推荐说明】
Swansea诊断标准与国内外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一致性较好,且Swansea诊断标准的条目化清晰,被世界各国接受,因此推荐临床使用Swansea诊断标准进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对于不能满足Swansea诊断标准的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妇,推荐间隔24h复查,尽早进行诊断。考虑到肝组织活检穿刺的有创性且临床实践中很少使用,尤其是基层医院,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可依据临床指标进行诊断。
内容节选自《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管理指南(基层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