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为系统梳理肺癌诊疗前沿成果,本期特邀江西省肿瘤医院四位资深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分享肺癌全病程管理实践经验:
何枝生教授:新辅助治疗重塑手术格局
新辅助治疗通过全身治疗使不可手术患者转为可手术,提升长期预后。病理完全缓解(PCR)可显著提高生存率,靶向治疗、免疫联合方案增强疗效。术后监测需结合血液检测与影像评估,阴性结果提示疾病缓解可能性大。机器人与腔镜技术促进快速康复,但生物标志物检测前置化、治疗毒性管理、手术时机把握仍面临挑战。未来需推进精准医学与MDT模式,积累更多临床数据优化术后策略。
陈颖兰教授: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防控体系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80%,以腺癌(60%)、鳞癌(33%)为主,多发现于中晚期。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二手烟、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等亦不可忽视。预防需远离烟草、加强职业防护、定期低剂量螺旋CT筛查。治疗进入分子时代,驱动基因阳性患者采用靶向治疗,阴性患者则依赖免疫治疗。MDT模式贯穿分期诊疗全程,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黄传生教授:病理检测驱动精准诊疗
病理检查在肺癌诊疗中起核心作用,ALK等分子检测常规开展。免疫组化、FISH、NGS等多技术互补,NGS虽可多基因检测但成本较高。标本前处理与形态学质控直接影响结果准确性,病理科需与临床深度沟通,为治疗决策提供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诊断依据。MDT模式下,病理科与临床、影像等多学科协同,助力非小细胞肺癌精准诊疗。
罗志强教授:放疗技术革新与多学科整合
放疗在早、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均具重要作用。早期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局控率高且保护正常组织;局晚期患者以同步放化疗为标准方案,后续可联合免疫/靶向治疗提升五年生存率;晚期患者通过姑息放疗缓解骨转移、脑转移症状。放疗技术从二维向三维调强、IGRT、VMAT演进,精准度与安全性显著提升。MDT模式下,放疗与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本次访谈全面呈现四位教授在肺癌诊疗各维度的专业见解与循证数据,既体现临床实践的深度思考,又彰显科研探索的最新进展,为肺癌精准诊疗提供权威参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