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63岁的吕阿姨近半年来行走不稳,多次摔倒,今年1月1日被送到海南省肿瘤医院求治。检查发现吕阿姨脑袋里长了个巨大瘤子,几乎占据了大脑的1/3。起初,她执意不肯手术,与女儿僵持了三个月。最终,在医生的再三劝导下,她于1月8日成功切除肿瘤,并于1月19日康复出院。
脑瘤致两次昏倒,她却说“不怕死”,拒不手术
吕阿姨,63岁,海口人。2017年9月的一天,她饭后突然晕眩,四肢无力,随后倒地不起。家人紧急将她送到市区一家医院,CT扫描发现颅内居然长了一个直径7.5厘米的肿瘤,需要手术切除,可阿姨态度非常消极,无论家人好说歹说,都不肯接受手术。与家人僵持3个月后——也就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吕阿姨再次眩晕摔倒,被邻居扶进屋,当晚躺在床上无法动弹。2018年元旦早上,前来探视的女儿小裴发现母亲久唤不应,不得不破门入屋,将她紧急送往海南省肿瘤医院救治。“妈妈和爸爸已经很久不住在一起,我结婚以后也有了自己的家,妈妈一直一个人住。由于她的门是反锁的,我打不开,只能叫人撞开。”小裴告诉笔者。
不出众人所料,此次让吕阿姨摔倒的罪魁祸首仍然是脑部的“巨瘤”。尽管如此,吕阿姨仍倔强地说:“我年纪已经大了,不怕死,不手术。”
好医生连续三天当说客,融化患者心头“坚冰”
入院后,吕阿姨意识逐渐清醒,但仍强烈反对手术治疗,让女儿小裴及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倍感为难。僵持中,该院副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连续三天与吕阿姨反复沟通,告诉她这是一个良性肿瘤,只要把它切了,就没事了。如果不手术,肿瘤会越长越大,你将会不断头晕、摔倒,直到卧床不起,你自己受罪,也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负担。李安民副院长苦口婆心的规劝一点一点地“溶解”了吕阿姨原有的固执。
“尽管你觉得自己60多岁了,可是这个世界依然美好,不是么?”李安民副院长对吕阿姨说,“如果你还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为了因你生病而辞职的女儿,应该好好配合医生,切掉这个巨瘤,继续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最终,吕阿姨松口了,“切就切吧。”
经过充分准备,1月8日的早上,吕阿姨被推进手术室。10点开颅,11点半分块切除肿瘤,13点半缝合关颅,手术获得成功。
巨大瘤“蛰居”哑区10余年,重达390克,改变患者性格
这个长期“蛰居”在吕阿姨大脑里的瘤子竟然重达390g!要知道,刚出生的婴儿脑重平均才390g,而发育正常的成人脑重平均为1400g!
390g的巨瘤蛰居颅内
吕阿姨手术的主刀医生宋少军教授告诉笔者,肿瘤几乎占据了病人脑容量的1/3,为了攫取营养,它还侵占了重要动脉及颅骨,手术中必须一点一点剥离,且不能伤及颅骨。
肿瘤切除后,空出的“黑洞”怎么办?宋少军教授说需要用生理盐水填充,同时人工修复缺损的脑膜。
巨瘤被取出
1月15日,术后顺利康复的吕阿姨很开心地对李安民院长和他的团队竖起了大拇指。女儿小裴也很兴奋,她说:“妈妈开朗多了,与之前相比,更好相处了。”
术后,患者为李安民及其团队点赞
难不成阿姨之前的执拗与脑瘤有关?
李安民副院长告诉笔者,吕阿姨的脑瘤学名“脑膜瘤”,在颅内“蛰居”至少已有10年,是雌激素依赖受体肿瘤,医学界对其成因没有确切说法,普遍认为与患者之前受过头部外伤有关。这种瘤子在年轻人体中长的比较快,女性患者怀孕期间生长的更快,老年人由于雌性激素浓度降低,生长则比较慢。按照推算,吕阿姨应该是在50岁左右长的瘤子。这十几年来,它得寸进尺,不断挤占颅腔,蚕食大脑中其他组织的“地盘”。
瘤子在大脑中“蛰居”了近10年,为什么吕阿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病症呢?
李安民副院长说,这是因为瘤子长在大脑的“哑区”(非功能区)。虽然它并不影响阿姨的正常生活,却渐进性地压榨控制情感功能的双侧额叶,并使其体积和功能受损,直接造成阿姨性格变化,使得她像个孩子一样任性、固执,且对外界淡漠,难以沟通。
据吕阿姨的女儿小裴讲,吕阿姨近些年来一直一个人生活,她孤僻、执拗,不爱与人交流,包括自己的女儿,大家都以为是她的性格问题。而阿姨最近几年来除了经常失眠,也没有其它症状,所有人都想不到是因为她脑中长了巨大肿瘤。
“大脑中的良性肿瘤长这么大,在我的临床生涯中的确罕见。”李安民副院长提醒大家,现在医疗检查设备的功能都很完善,如果出现走路不稳,头痛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虽然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但也不排除有少部分是恶性。而就算是良性的,如果任它生长,有的也可能恶变,危及生命。
新闻来源:海南省肿瘤医院 张献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