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该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我国伊蚊分布广泛,近年来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本地传播疫情风险日益升高。针对当前形势,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版)》,国家卫生健康委也于7月31日印发《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从防控和诊疗两个层面加强规范化管理。
想检验你的基孔肯雅热诊疗“战斗值”吗?我们把最新防控诊疗指南的精华知识点设计成互动测试,既能学习权威指南内容,又有机会赢取精美礼品。不管是年轻的住院医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感控专家,都欢迎来“过招”!每天3分钟,在轻松互动中掌握规范化诊疗要点。
🎁 立即参与测试,检验你的基孔肯雅热诊疗“战斗值”!
基孔肯雅热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但用药选择有“雷区”!
退热:首选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有因基础疾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评估出血风险,决定是否停用或换用其他替代药物。儿童使用水杨酸类药物有引发Reye综合征风险,应避免使用。急性期关节疼痛不能忍受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镇痛:对乙酰氨基酚应以必需的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使用为原则,避免用于有肝病或转氨酶升高等禁忌证的患者。急性期过后关节仍疼痛者可使用局部外用贴剂,也可考虑红外线等物理治疗。
止痒:皮肤瘙痒者可予抗组胺药物口服或炉甘石洗剂外用。
掌握这些“避坑指南”,才能在临床实战中百战百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