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SCO 2018 聚焦新一代长效G-CSF系列访谈一】中国自主原研硫培非格司亭全程护航肿瘤患者治疗

2018-09-22作者:商务发展中心二中心-刘娟会议
血液肿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2018年9月20日厦门国际会议中心,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年会在期盼与瞩目中揭开了面纱。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名参会者,齐聚厦门,共襄盛举。

今年5月新近获批上市,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制剂硫培非格司亭(艾多®),是中国创新一代的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其Ⅲ期乳腺癌研究对比短效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的预防性使用,硫培非格司亭组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相对降低35%、3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显著降低(1天)。值得注意的是,硫培非格司亭抗药抗体(ADA)发生率仅0.56%,可谓打开了肿瘤治疗药物安全管理和肿瘤规范治疗的新局面,为我国肿瘤患者克服长期治疗过程中遇到的血液学毒性提供了有力工具。

CSCO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我国肿瘤领域的多位专家,邀请其就硫培非格司亭的临床应用、发展前景及对我国民族制药企业创新药物研发的期许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整理相关精粹内容,以飨读者。


微信截图_20180925095140.png


Q1:您对我国化疗不良反应事件的管理,有哪些经验和看法?

王哲海教授:近年来,肿瘤治疗不断呈加速度发展。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包括化疗、以驱动基因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以及备受瞩目的免疫治疗这四大治疗手段,结束了化疗“单打独斗”的局面。未来,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被视为肿瘤治疗的趋势,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化疗仍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以往,通常认为化疗“不分敌我”,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但是随着医疗水平进步,除治疗手段的丰富,化疗本身也在进步。

举例来讲,近十年来根据肿瘤分子分型,能够更加有效地选择特定药物,疗效更好、毒性更低。以及在化疗理念上,推出了被广为接受的维持治疗理念。

除此之外,针对以骨髓抑制为主的化疗不良反应,出现了非常有效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通过药物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毒性反应,有效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大大增加了化疗的有效率。再以肿瘤治疗常用的伊立替康为例,其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迟发性腹泻。如果患者白细胞下降到3度、4度,同时与迟发性反应相重叠,那么在用药后十天左右,易出现致死性结果。但是自G-CSF进入临床,可以在防范腹泻的同时缩短骨髓抑制时间,使患者平安度过危险期。

葛睿教授:近年来,虽然乳腺癌的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但化疗依然是恶性程度较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经常使用的化疗方案均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对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及其管理,相信是多数肿瘤专科医生所面临的问题。从患者层面来讲,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所面临的情况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提高患者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认知。

从医生层面来讲,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这其中就包括在化疗期间对于相关不良反应预防药物的应用。

如果说因为中性粒细胞缺少导致的不良反应能够危及到患者。或者因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导致下一疗程的延迟、化疗剂量的调低,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遗憾。我相信这是所有临床医生不愿意看到的。

Q2:目前国外以长效G-CSF为主,而国内确实以短效为主,那您认为这其中是有哪些客观及主观因素造成?

黄慧强教授:尽管我们进入了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或者说是精准治疗时代。但实际上化疗在淋巴瘤和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实际上仍是关键。化疗必然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往临床较多应用的短效G-CSF已经取得较好效果,而近年来较多被提及的长效G-CSF无疑有更多优点。尤其对于时间间隔较长的化疗方案,非常适合使用长效G-CSF减少路途奔波,因此接受度很高。

长效G-CSF很早在国外就获得了认可,我国长效G-CSF出现较晚,尚需要改变、接受的过程。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药物经济-效益比不断增加,相信长效G-CSF会逐渐实现“超车”。

但是这并不代表要排斥短效G-CSF,二者之间是相互弥补的,只是长效G-CSF优势更加明显。除指南、共识的推荐,临床医生的用药选择同样要以患者情况为中心,长效G-CSF由于增加了患者时间的灵活性,因此在患者中接受程度更高。这也会使临床医生的用药选择逐渐更加倾向于长效G-CSF。

王哲海教授: G-CSF的应用在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管理上是很重要的。在骨髓抑制毒性的防范或治疗方面,主要分为治疗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两种。所谓治疗性应用,即在化疗后,已经出现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代表的骨髓抑制,此时使用药物进行改善。那么,在化疗周期之前,由于希望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遏制骨髓抑制现象的出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共识与指南,通常会推荐预防性地应用G-CSF。

葛睿教授:国内的临床实践要基于我国国情。很多临床数据表明,使用长效G-CSF能够有效减少FN的发生,基于此可以看到在国外如NCCN指南,已经逐步把长效G-CSF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在国内同样能够非常欣喜的看到对于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情况的不断重视,相关新药物均写进了指南、共识。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尤其是我国基层医生对于长效G-CSF概念的认知提高,在国家医保目录的保障下,药物可及性能够得到进一步保证。

Q3:硫培非格司亭将为我国肿瘤患者治疗带来的获益。

黄慧强教授:我国一批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制药公司发展很快,为我国肿瘤患者提供中国人用得起、用得上的原研药。比如之前就有的培门冬酶,对于NK/T淋巴瘤的晚期治疗以门冬酰胺酶为基础,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和培门冬酶的P-gemox方案,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基于该方案较高的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安全性及便捷性,该治疗方案被纳入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现在P-gemox方案已经逐渐变成了NK/T淋巴瘤的标准方案。

再以新近上市的硫培非格司亭来说,其半衰期长达56个小时。从国外对于长效G-CSF应用经验来看,长效G-CSF基本能够代替短效G-CSF。在一些淋巴瘤患者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长效G-CSF的有效率甚至高于短效G-CSF。同样基于国外应用长效G-CSF的经验,其安全性同样较好。相比于短效G-CSF的多次应用,长效G-CSF一次使用也能够得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制剂整体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具有国际视野。恒瑞医药最近研发的PD-1抑制剂在淋巴瘤的治疗中有很多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非常期待能够早日获批上市,并且希望能够制定更符合我国国情的价格,惠及更多患者。

王哲海教授:短效G-CSF的半衰期通常为2个小时。而长效G-CSF则高达56个小时。因此,无论从作用机制还是用药便捷性来讲,长效G-CSF显然具有更大优势。

除此之外,长效G-CSF本身存在自我平衡的状态,如当白细胞升高到2~3万,继续上升就会接收到负反馈刺激从而抑制白细胞继续升高,这是短效G-CSF不存在的作用机制。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讲,由于长效G-CSF不需要每天进行注射,在临床疗效方面同样经过临床实践研究,因此相较于短效,长效制剂的确更有优势。长效G-CSF应该作为肿瘤化疗支持治疗预防性应用的第一选择。

葛睿教授:非常欣喜可以看到中国原研药物硫培非格司亭的获批上市。我认为硫培非格司亭主要有两大优势,首先,该药物通过化学分子式的变化,在半衰期、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药物疗效更加确切。与此同时,我相信随着医保政策的发展,药物可及性能够进一步得到保证。

其次,能够改变以往长效G-CSF临床数据均来源于国外的现状,通过进行我国原研药物的本土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增加属于我国患者的研究数据,进一步验证药物如何更好应用于我国患者,发出属于中国人的声音。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