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靶向治疗真的如此神奇吗?

2021-12-14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非原创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常见疾病,是仅次于心脏病的当代人第二大死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基本稳定,新发病例数随人口增长及老龄化不断攀升,年新发病例已达到400万例以上。老龄化进程加速叠加环境污染因素,恶性肿瘤发病局势未来恐更严峻。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是我国主要的常见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7%。


目前癌症治疗的主流,包括放射治疗、手术和全身化疗,有几个缺点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疗效。


例如,放射治疗经常对周围组织造成间接损伤,导致伤口并发症和愈合不良;化疗通常会导致全身毒性和耐药性。因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开发更好的临床药物,具有更具针对性的作用和更少的缺点,包括减少副作用。近几年靶向治疗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什么是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指在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靶点(分子靶标),采用药物或是其他治疗手段,对肿瘤的发生、生长和扩散进行干扰隔断。


靶向治疗的作用方式

靶向治疗的作用方式多样,包含:

  • 抑制或是杀灭激素敏感肿瘤细胞的激素疗法、

  • 抑制肿瘤细胞生成新生血管的抑制剂、

  • 强化自身免疫系统自然防御能力的肿瘤药物、

  • 借助载体进行遗传物质导入活体细胞内的基因治疗、修饰参与基因表达的蛋白、

  • 通过触发或增强作用于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靶向治疗等。


我国靶向药物获准注册有哪些

迄今,在我国获准注册的抗肿瘤及免疫类靶向小分子药物超过50多个品种。其中进口注册的抗肿瘤及免疫类靶向小分子原研药物34个,国内仿制药物9个品种。


近两年,国产I类原研抗肿瘤免疫类靶向小分子新药已有19个品种获准上市。2011-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阿帕替尼、阿美替尼、安罗替尼、吡咯替尼、呋喹替尼、氟唑帕利、罗沙司他等15个品种。


2021年上半年,抗肿瘤靶向药物领域4个国产I类新药获准注册,分别是:上海艾力斯医药开发的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百济神州开发的PARP抑制剂帕米帕利、泽璟生物开发的多激酶抑制剂多纳非尼、和记黄埔医药/上海合全医药的中国首个MET抑制剂赛沃替尼。


靶向治疗的优势

传统的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和组织,副作用大,而靶向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治疗的精准性,能保证杀伤癌细胞的同时,降低正常细胞和组织的破坏率,副作用小。


靶向治疗的注意事项

患者要遵循主治医师对病情的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靶向治疗不是适用所有的肿瘤患者,缺少“特定靶点”,靶向药物收效甚微。


靶向治疗的难题

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耐药!是前期使用分子靶向药的时候疗效显著,用药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有的肿瘤病灶变大或者出现了新的肿瘤病灶。


自己是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均衡饮食

2、合理运动

3、心情舒畅

4、充足睡眠

5、定期体检


南山疾控  平台发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