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陈绍良教授将携PADN-5研究亮相TCT舞台

2018-09-22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会议
TCT2018

9月21日-25日,2018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2018)于美国圣迭戈隆重召开。

今年大会将公布15项最新揭晓临床试验(Late-Breaking Trials,LBTs)和12项最新临床科学研究(Late-Breaking Clinical Science,LBCS)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的PADN-5研究和ULTIMATE研究分别入选了LBCS和LBTs单元,陈绍良教授和张俊杰教授将在主会场上分别进行报告。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PADN-5研究的相关资料。

作者:南京市第一医院  张航  陈绍良

001陈绍良.jpg陈绍良教授

研究背景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状态,是目前最具有挑战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左室或左房充盈压增高,继而肺静脉压升高,导致被动性或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Ipc-PH),其肺血管阻力(PVR)及肺动脉舒张压差(DPG)正常。

部分患者会出现肺血管重构,导致混合型毛细血管前和后肺动脉高压(Cpc-PH),定义为PVR>3 WUs 和(或)DPG≥7 mmHg,并进一步增加肺动脉压及右室后负荷,最终导致心室-肺血管之间的不匹配。

尽管肺动脉压升高是左心衰竭预后差的预测因子,但是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左心相关的肺动脉高压(PH-LHD)的临床试验多为阴性或中性结果,因此目前指南推荐PH-LHD的治疗仍以治疗原发左心疾病为主。 

既往研究证实心衰及肺动脉高压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导致肺动脉收缩加剧,是发生CPC-PH的主要机制之一。

陈绍良教授率先提出的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通过显著损伤肺动脉交感神经治疗肺动脉高压。PADN-1研究首次证实PADN增加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活动耐量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本团队既往一项注册研究亦证实PADN在小样本PH-LHD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基于此,陈绍良教授团队设计并完成这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究PADN对Cpc-PH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研究介绍

PADN-5研究(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混合型毛细血管前和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的随机试验)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组98例Cpc-PH患者(mPAP≥25 mmHg,PCWP>15 mmHg,PVR>3 WUs),均接受心衰优化药物治疗,1:1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及PADN组,完成6个月随访。

研究主要终点为6个月后6分钟步行距离的改变;次要研究终点为PVR的改变及临床终点事件的恶化;安全终点为肺栓塞的发生。

期待试验结果的公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