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透析≠躺平!血液透析患者如何拥有高质量生活?

2025-07-21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一旦做上透析,这辈子也就完了,身体只会越来越差。”这是许多慢性肾衰患者在医生提出透析方案时的第一反应。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绝望。随着现代透析技术与设备的进步,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一般无太大不适,现在有许多透析治疗达三四十年以上的患者,他们拥有不错的生活品质。血液透析虽然改变了患者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意味生活的终结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心态,血透患者完全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图片
01
透析患者的饮食


饮食管理是血透患者保持高质量生活的基础。合理的饮食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还能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


蛋白质摄入要精准。血透患者每日需摄入1.0~1.2 g/kg体重的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如鸡蛋、鱼肉、瘦肉等。而豆类、坚果等植物蛋白因含磷较高,应尽量减少。


钾和磷的控制至关重要。血透患者的肾脏排泄功能受限,易导致钾和磷在体内积累。高钾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高磷则会带来骨骼问题。建议每日磷摄入量控制在800~1000 mg避免食用高钾食物(香蕉、橙子、土豆)和高磷食物(乳制品、坚果)。


水盐平衡需要严格把控。高盐饮食会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建议每日摄盐量控制在3~5克。饮水量更需严格控制,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不应超过干体重的3%~5%。一位有经验的患者分享小妙招:“口渴了,肯定是‘老冰棍’首屈一指”,既能缓解口渴,又能控制液体摄入。


图片
02
“生命线”的守护


对于血透患者来说,动静脉内瘘就是“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减少痛苦和达到透析效果的保障。


日常防护不可少: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防止穿刺部位感染;透析结束后适度压迫止血。避免瘘侧肢体受压、提重物、测量血压及抽血,内瘘侧肢体不要佩戴手表或首饰。


促进内瘘健康的有效方法:每日热敷2次,有助于活血化瘀和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每天应触摸内瘘是否通畅,检查是否能触及到震颤,这是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简单方法。


规律透析是保障:血透患者基本上每周需要透析3次,以减少水分和代谢废物在体内过多潴留。随意减少透析次数或提前下机会导致胸闷、喘气、不能平卧、高血压等透析不充分症状。


图片
03
身心平衡


长期的透析治疗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焦虑、抑郁或孤独。学会与自己和解是保持高质量生活的关键。


心理调适技巧。接纳现实是第一步,可以通过写日记、与亲友倾诉等方式释放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阅读、听音乐或园艺,能帮助患者从疾病困扰中走出。


适度运动带来双重益处。很多人误以为血透患者不宜运动,其实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改善心情和睡眠质量。散步、瑜伽、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是理想选择,而游泳或慢跑则适合体力较好的患者。运动时间建议在透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身体状态较为平稳。一位资深护士建议:“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循序渐进,每周有计划地进行”。


应对透析后疲乏。许多患者透析结束后会感到特别疲劳,称为“透析后疲乏”。保证充足休息、培养兴趣爱好、适当锻炼都能帮助缓解。研究表明,在透析中进行30分钟低强度运动,能显著降低恢复时间。


图片
04
现代医疗的创新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方案帮助血透患者更好地融入正常生活。


夜间透析模式。开展的夜间血液透析,让患者兼顾工作和治疗。一位30多岁的年轻患者欣喜地说:“夜间血透让我恢复工作,生活依旧那么美好!”


定期监测与个性化调整。血透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各项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等),建议1~3个月复查一次。这些数据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和药物使用量。


血压管理不容忽视。血压控制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老年患者血压需控制在160/90 mmHg以下,青年患者应在140/90 mmHg以下。每天定时服药并监测记录血压变化,波动过大时应及时就医。


图片
05
生活的重建与升华


面对长期透析,重建有质量的生活需要智慧与勇气。


自我管理提升生活品质。透析患者尽量自己做饭吃,少在饭店就餐,根据化验结果调整饮食。按时按需吃药,严格控制干体重,喝水要小口慢饮。发挥个人爱好,挖掘潜能,“合理地吃,节制着喝,适度地玩,自找快乐”。


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告诉家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让他们了解如何更好地支持自己。不要因为疾病而完全封闭自己,适当参加聚会、旅行等活动可以丰富生活内容,提升幸福感。


重新定义生命价值。在血透室,生命看似脆弱实则顽强。一位血透室护士长感慨:“这里的生命又是顽强的,患者会在众多医护人员的照顾下,倔强地与命运抗争。”


科学管理、积极心态和必要支持让透析不再是生活的终点,而成为新生活方式的起点。




来源:肾病透析科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