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孙燕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在我国,约50%的新发HCC患者为巴塞罗那分期(BCLC)C/D期[1],同时我国肝炎、肝硬化存量大,HCC高危人群多,因此需要有效、便捷、易推广的HCC风险评估方法及早筛流程。目前已有多种多参数模型建立并应用,HCC的筛查与监测工具包括甲胎蛋白(AFP)、肝脏超声检查(US)、核磁共振成像(MRI)、miRNA和液体活检等,临床中需根据监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度进行选择,提高肝癌早筛率。
目前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等肝功能较差的患者,是HCC早期筛查的重点目标,对于已经合并了以上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重视健康宣教,加强随访。
随着HCC靶向免疫药物的突破性进展,系统治疗药物已百花齐放,临床医生有了更多药物选择。HCC治疗需要排兵布阵、统筹全局,为患者保留更多后线治疗机会。聂青和教授提到,国内外最新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系统治疗方案中,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仍是HCC一线治疗的中坚力量。CHECKEMATE-459研究显示,索拉非尼单药治疗HCC患者,总生存期(OS)已提升至14.7个月。同时,索拉非尼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使患者有机会接受更多后线治疗[2]。此外,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中瑞戈非尼120 m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HCC一线治疗的Ⅰb期的研究数据再次更新,客观缓解率(ORR)达31%,中位总生存期(mOS)达26.5个月。
临床中,会首选为患者应用基础治疗方案,再综合考虑患者的耐受程度、经济情况,进一步精准化治疗方案。
在每次学术会议中都会有新的收获。目前,肿瘤的晚期治疗领域成为研究热点,靶向药物的研究仍是重点。由于治疗水平提升,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OS越来越长,患者对高质量生存的需求逐步提升。肿瘤治疗是系统性的,尤其要注意对肝功能的管理和治疗,我们不仅要学习具体的药物使用方法,还要关注药物的排兵布阵,合理用药。这既是知识体系的考验,也是治疗策略的考量。同时,临床中应重视对合并肝炎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管理,为患者争取到更优的生活质量。
近十几年来经过几代专家的共同努力,我国肿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攻克肿瘤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多种手段联合治疗为更多患者带去更多生命曙光,消化道肿瘤肝癌、肠癌均形成了规范为纲,多科为制,联合为策的治疗格局,不断为肿瘤事业注入更强大的前行动力。本次会议汇聚众多消化道领域内专家,在此岁末年初之际, “星际领航承前启后2020年终盘点” 高峰论坛如期举行。十城联动,对肿瘤领域的新理论、新视觉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增进学术交流,拓宽临床医生视野,进而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这将是一场中国肿瘤领域的学术盛会,精彩值得期待。
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瑞戈非尼可达到全面、持续的抗血管作用,改善微环境,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另外,瑞戈非尼还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作用,通过抑制IFNγ介导的PD-L1和IDO表达促进抗肿瘤免疫。曲秀娟教授指出,经瑞戈非尼治疗后的患者,约70%有机会进行进一步治疗;且瑞戈非尼可能对后线化疗有增敏作用,患者进展后再接受其他治疗的可行性较高,可谓是标准的三线治疗。
另外,有研究证实,瑞戈非尼可有效抑制多个激酶靶点,并可通过下调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以及提高化疗和免疫治疗药物等运输,改善免疫微环境,进而加强免疫反应。此外,瑞戈非尼具有”4A(抗血管生成、抗免疫抑制、抗肿瘤细胞增殖及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可全面持续抗血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随着新治疗组合的不断涌现,肝癌药物治疗已逐步迈入“5G”新时代。作为临床医生,我们应更加多维度考虑,不仅考虑单药疗效、作用机制、指南推荐和性价比,还需考虑创新药物组合、综合性的全程管理,尽可能让治疗手段发挥最大价值,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