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将首次公开向社会发布

2018-06-0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医疗质量

6月8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提升情况,并表示将于近期向社会公开发布《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

据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介绍,我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呈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公开化的特点,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国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在《柳叶刀》杂志近日发布最新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中,我国医疗质量和可及性(HAQ)排名从2015年的全球第6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8位,是中等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国家中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提升成绩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9-2018-06-08-11-59-45_副本.jpg

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专家: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左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教授(左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主任李兆申教授(右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郑哲教授(右一)

我国医疗质量水平呈现“四升一降”变化趋势

一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

2017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81.8亿,较2016年增加3.2%,出院人次数约为2.44亿,较2016年增加7.5%。

二是部分专科、重点病种和手术诊疗质量稳中有升。

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等传统高风险手术科室中低风险组死亡率分别从2013年的0.16%、0.15%、0.14%下降至2016年的0.06%、0.11%和0.04%。

我国麻醉相关死亡率约为12/百万,显著低于141/百万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10/百万左右相当。麻醉后24小时内全因死亡率仅为万分之三左右。

2011-2016年,透析患者乙肝、丙肝抗体阳性率持续下降,2015年在透患者乙肝阳性率为6.72%,较国际文献报道的在透患者平均乙肝阳性率的8-15%略低。2016年丙肝阳性率仅为2.71%,较2011年的5.95%下降超过50%,明显低于国际上文献报道的在透患者平均丙肝阳性率的8%-10%。

全国三级医院神经内科呈现住院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日双降格局,住院死亡率由2013年的6.29‰下降至2016年的5.40‰,平均住院日由2013年的11.5天下降至2016年的10.7天。脑卒中复发率从2006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5.3%,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亦呈下降趋势,1994-2013年男性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18.9%,女性下降24.9%,我国脑卒中死亡率近年来已经出现了拐点。

2013-2016年,消化道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出血和脑梗死等16个重点病种和颅脑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13个重点手术诊疗质量指标稳中向好,其中,16个病种住院患者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以三级综合医院收治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为例,2016年与2013年比较,死亡率由2%下降至1.56%,平均住院日由14.32天下降至13.56天;颅脑手术患者死亡率由2013年的4.36%下降至2016年的4.16%。

三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

以抗菌药物为例,我国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7.7%,下降了11.7个百分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下降了30.5个百分点。细菌耐药趋势总体平稳。

四是医疗服务效率有所提升。

2017年三级和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8天和8.7天,较2016年分别下降0.3天和0.1天,实现5年连续下降。

五是住院患者死亡率持续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

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总死亡率由2014年的0.74%下降至2016年的0.67%,实现连续3年下降。

医疗技术能力呈“两平衡、四提升”良性态势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从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以医疗技术水平为核心的专科服务能力,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通过持续的支持和建设,我国专科发展和医疗技术能力呈现“两平衡、四提升”的良性态势。

“两平衡”即区域间技术能力更加平衡、专科间发展更加平衡。

“四提升”即临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重点疾病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专科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重大事件医疗救治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2017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将于近期向社会发布

自2015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连续3年组织编写了《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其中2015、2016年度报告在行业内发布,2017年度报告将于近期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2017年度报告涵盖近7000家医疗机构1.07亿住院患者医疗数据,数据量较2015年增加4.9倍,较2016年增加1.3倍。抽样住院患者数量达到2016年度全国医院住院患者的61%左右,对于科学、客观反映全国医疗质量安全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报告全面客观展现我国现阶段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的形势与现状,加强区域间比较分析,为促进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持续改进,以及政策制定和加强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中国医学论坛报》 报道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