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管好糖尿病,血糖波动不容忽视!

2021-01-15作者:壹声经验
糖尿病非原创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周健








高血糖、高血压等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而人体的血糖、血压、心率和体重等各项指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常有患者在就诊时向医生反映,“昨天我空腹血糖还是5.4 mmol/L,怎么今天就变到9 mmol/L了?”其实,受进食、运动、昼夜节律、情绪等影响,这些指标会不断上下变化。但是,如果血糖、血压等不稳定、异常地波动,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微信图片_20210108100708.png










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指血糖水在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包括短期血糖波动和长期血糖波动。正常人本身就存在血糖波动,这是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自我调节的正常机制。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时高时低的血糖就像是洪水与干旱交替出现,损害各个组织器官,最终造成各种不良结局。


研究表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多种不良结局(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死亡风险和低血糖风险)息息相关。近年来逐渐成熟的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可全面、直观、动态地提供患者全天的葡萄糖数据,为医生提供平葡萄糖标准差(SDSG)、变异系数(CV)等多个指标,是评估血糖波动的非常好的手段。


微信图片_20210108100728.png





血压和心率波动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式健康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血压、心率等的监测越来越便捷。研究表明,血压和心率波动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分别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动态心电图监测数据计算得到。


血糖波动和血压波动可联合起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双重暴击”。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除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外,将血糖波动、血压波动、心率波动等纳入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





体重波动




减重是超重或肥胖等“重量级”选手面对糖尿病这一挑战时的有力武器。减重可有效改善其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控制。此外,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即使是体质指数(BMI)正常的人,也把“节食”奉为一种新时尚。


然而,基于节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管理的减重易引起体重反弹,而体重忽高忽低的变化模式即体重波动,被研究者形象地称为“溜溜球效应”。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体重波动大亦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增高相关。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减肥之外,也应注意避免反弹,避免体重大起大落。


微信图片_20210108100731.png


在平日的糖尿病管理中,医生应嘱咐糖尿病患者注意保持规律的进食、作息,遵医嘱,坚持用药,科学减重,尽量避免血糖、血压、心率和体重等异常波动造成的健康损害。


来源: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