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期《≥75岁老年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专家共识》发布,此前我们针对该类老年群体血脂异常的用药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文末可阅读往期文章】。
!提示:提示文末可下载共识原文
调脂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处理原则
1.他汀类药物导致肝脏及肌肉损害风险
推荐:
Ⅰ:≥75岁老年患者中,首次应用他汀类药物,应小剂量起始,用药前和用药后6周检测并于其后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肌酶水平,如出现明显乏力、肌痛表现应及时检测,根据肝酶及肌酶升高情况酌情减量
Ⅱ:≥75岁老年患者中,如应用他汀治疗过程中,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或肌酸激酶超过正常上限10倍,应及时停药
Ⅲ:≥75岁老年患者中,可以优先选择亲水性他汀类药物,如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为首选药物
2.他汀类药物导致新发DM风险
推荐:
Ⅰ:≥75岁的老年患者DM发病率高,且较少接受强化调脂治疗方案,因此不推荐接受他汀治疗患者常规监测NOD风险
Ⅱ:≥75岁的老年患者可首先选择亲水性他汀类药物,其中普伐他汀较其他他汀类药物临床证据相对更多
Ⅲ:≥75岁老年ASCVD患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获益仍远高于可能的NOD风险,NOD出现后可根据血糖情况给予相关治疗
3.药物导致的继发血脂异常
推荐:
Ⅰ:≥75岁的老年患者多存在多重共病,联合用药时,对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评估非常必要
Ⅱ:≥75岁老年患者中,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艾滋病的蛋白酶抑制剂等均可能导致继发性血脂代谢异常,需密切监测血脂水平
Ⅲ:≥75岁老年患者中,他汀类药物仍为首选药物,调脂治疗不达标者,可联合PCSK9抑制剂
表4 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点击可查看大图)
文献索引:卢长林, 钱海燕, 俞梦越, 刘德平. ≥75岁老年患者血脂异常管理的专家共识.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3): 201-209.
☟ 点击下载共识全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