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偏瘫患者千里求医,10公斤盆腔巨瘤终遇"拆弹专家"

2025-05-26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非原创

一边是左侧瘫痪、脑梗缠身;

一边是腹中肿瘤疯长,

重达10公斤。

一边是多家医院反复“劝退”;

一边是求生信念不灭,

千里奔赴求医。

她,从吉林辗转来到郑州,

拖着半身不遂的身体,

只为争取最后一次机会。

她说:“你们是我最后的希望。”


2025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拆弹”行动。肿瘤压迫肺肠膀胱、手术风险极高、基础疾病复杂……但专家团队迎难而上,4小时奋战,成功切除腹盆腔巨大实性肿瘤。


偏瘫+脑梗+高血压
手术曾被多家医院“劝退”


2024年12月。因脑梗导致左侧偏瘫的刘女士,突然发现腹部异常隆起。她起初以为是便秘引起的胀气,并没有在意。


但越来越大的肚子,引起了家属注意,今年2月家属发现她的肚子竟像足月孕妇一样鼓起,才意识到问题严重。



在当地医院检查显示:腹盆腔巨大占位,直径约30cm的实性肿瘤。


更棘手的是,刘女士高血压控制不佳,脑出血和脑梗病史复杂,近2年反复发作。当地医院建议转院进行手术。


期间,她曾在多家大医院求医,甚至前往北京,但医生普遍认为手术风险太高,可能会术中出血或引发新的心脑血管事件,纷纷建议保守治疗。


雪上加霜的是,她血液检测还提示红细胞异常增多,不排除血液肿瘤的可能。一连串的“不适合手术”,几乎将她推向绝望。


多学科联手“拆弹”
肿瘤终于被完整切除


多方打听下,刘女士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长期坐诊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科专家李晓光教授。


她的求助立即引起李晓光教授重视。迅速与妇科主任医师罗艳林组织MDT(多学科会诊)团队,召集普外科、血液科、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重症监护室等专家会诊。


专家们一致认为:尽管肿瘤巨大,且压迫症状明显,术中存在极高风险,但手术是唯一出路。


手术前,多学科团队进行周密准备——


血液科先通过红细胞单采降低术中血栓风险;


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反复评估心肺耐受性;


重症监护室制定应急预案应对术后可能的脑出血或植物人风险。



完善准备后,这场“拆弹行动”正式启动。术中李晓光教授打开腹腔,发现肿瘤充满整个盆腔,紧贴肠管、膀胱、输尿管及重要血管,操作空间极其有限。


在团队精密配合下,整整4小时,最终手术顺利,完整切除肿瘤。


20斤肿瘤被切除
生活重新归来


术后第7天,刘女士露出久违笑容。家属表示:“她已经很久没有平躺着好好睡一觉了。”


切除肿瘤后,她的体重直接减少10公斤,压瘪的膀胱和肠道逐渐恢复功能,连血红蛋白都回到了正常水平。


“患者偏瘫,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肿瘤巨大、血运丰富,压迫着多个重要脏器。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引发大出血、心衰、脑梗等致命并发症。”李晓光教授感慨,“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协作。从术前的风险评估、术中的抢救预案,到术后的康复管理,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极致。”


肚子大不是“发福”
这些症状要小心


罗艳林主任医师提醒:绝经后的女性,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警惕盆腔肿瘤的可能。


一、腹围明显增大,摸起来有包块感;


二、持续性腹胀、下腹坠胀;


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


四、排便习惯改变或排便困难;


五、腰背部持续酸痛;


六、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异常;


七、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这些信号很多人会误当作‘老了’或‘更年期反应’,但可能是肿瘤早期在发出警告。


她特别强调,绝经后女性每年至少做一次盆腔检查和腹部B超,一旦发现异常,务必尽快就医,选择具备肿瘤诊疗经验的医院进行综合评估。


专家简介



李晓光
妇科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防控与科普专家、卫健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医学科普专家、CSCO卵巢癌质控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腔镜内镜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夏医学微创论坛协会委员、《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编委、日本九州熊本大学访问学者。

擅长妇科良性肿瘤及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等恶性肿瘤及复发肿瘤的各种传统及微创手术,掌握妇科恶性肿瘤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罗艳林
妇科主任医师

博士,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节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妇科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妇科肿瘤分会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盆腔肿瘤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女性肿瘤防治及健康关怀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两癌筛查民生实事工作技术指导专家,韩国首尔大学国立医院访问学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省厅级课题多项,作为分中心PI主持临床试验11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10篇,以第一作者发表最高IF:14.5。擅长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卵巢良恶性肿瘤、子宫良恶性肿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外阴癌的手术、化疗、靶向等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对复发、难治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