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阿司匹林最怕这么吃,刺激胃黏膜只是第一步……

2020-07-2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从19世纪末至今,阿司匹林已有超一百年的使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感冒退热、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

但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超10%的患者存在阿司匹林使用不当的问题。而自行盲目使用,反而会带来一系列衍生疾病


经典药,使用也应慎重

阿司匹林和青霉素、安定并称近代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阿司匹林对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牙痛、头痛、神经痛等)效果较好,也可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等。

近年来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血栓的形成,被长期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

对于一级预防,《2019年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强调,阿司匹林的使用应更加慎重,要对获益与风险(出血)进行全面权衡评估。


服药时注意3个限定

共识根据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使用,限定以下人群慎用:

1. 人群:有出血史

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排在第一位的是脑出血和胃出血,还可能引起泌尿道、肠道、皮肤黏膜(牙龈)出血等情况。出现以下情况最好不要使用:

◆ 有出血病史,或有易引起出血的基础疾病,如未根除的幽门螺旋杆菌、未控制的高血压等;

◆ 正在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如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等);

◆ 近期做过手术,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

2. 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以上

以前要求收缩压15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用阿司匹林;

新共识则要求必须把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用,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

3. 年龄:70岁以上

70岁以上和40岁以下人群不建议使用。超过70岁后,出血风险会增加;40岁以下的,临床研究证据不足。

除此之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建议用阿司匹林。

安全用药这样吃


1. 不要空腹吃

阿司匹林最好在胃里有食物的时候吃,以免刺激胃黏膜。有严重胃肠疾病,比如胃酸分泌过多、胃溃疡、糜烂性胃炎的患者,可以吃饭时服用或餐后30分钟服用,每天剂量在75~100毫克。


2. 不要擅自停药

有些人担心药物有副作用,自行停药、吃吃停停。这种做法会给心脑血管带来很大的风险,增加相关疾病的复发几率。

3.老年患者遵医嘱调整用量

老年人造血功能常有不同程度减退,因此用药前需检查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数量,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出血倾向。

为了保证安全用药,阿司匹林的用药治疗需遵循个体化方案。可以做血小板聚集力检测,评估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哪个更大;服药3~6个月以后,应定期检测一下肝肾功能,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等。

来源:药你懂


如果帮到你了,记得分享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