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女性尿路感染有这4项易感因素

2021-12-11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女性尿路感染是女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近10%,女性尿路感染也是肾脏病专科门诊就医的最常见病因,治疗有待规范,我国尚缺乏女性尿路感染诊疗的专家共识。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委会针对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特殊生理周期特点,检索相关国际和国内文献并参考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女性尿路感染诊疗专家共识》。

女性尿路感染概述

01

(一)定义和分类

女性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是指发生在女性,由病原微生物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异常繁殖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以下分类:

1.按照女性的特有状态分为:非妊娠绝经前尿路感染、妊娠尿路感染和绝经后尿路感染。

2.按照临床表现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无症状性菌尿和尿道综合征。

3.按照解剖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


02


(二)病因学

我国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首位的病原菌,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克雷伯菌及假单胞菌属,后者在妊娠期和绝经后的女性尿路感染中尤为常见。病原菌以单一菌种多见,但在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见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并可合并厌氧菌及真菌感染。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尿路感染的菌种和耐药性正在发生变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比例增多。在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略有降低,但仍为首位病原菌,其次为真菌和肠球菌。

 

03

(三)易感因素

 1.与同龄男性相比,尿路感染更好发于女性,这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活动有关。生理结构:女性尿道短而宽,距离肛门较近,尿道口开口于阴唇下方,尤其是在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人尿路引起感染。

2.避孕用品:如杀精剂、避孕套和口服避孕药均可诱发尿路感染。

3.妊娠期易感因素:妊娠期孕激素分泌增多致输尿管蠕动减弱,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妊娠后期子宫增大压迫尿路致尿流不畅等均易诱发感染。

4.绝经后易感因素:女性阴道、尿道细胞及膀胱三角区黏膜表达丰富的雌激素受体,绝经后雌激素缺乏,阴道黏膜萎缩,尿道口受牵拉而暴露尿道黏膜,尿道闭合性降低;同时,阴道黏膜变薄,阴道内糖原消失,pH值升高,菌群发生改变,局部抵抗力下降,诱发绝经后尿路感染。

04

 

(四)诊断

 依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中段尿标本培养的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病原学阳性的国内外标准:


1.美国感染疾病学会(IDSA)2011年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疾病学会(ESCMID)2015年发布的尿路感染诊断的病原学标准:

(1)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中段尿培养细菌数≥10FU/ml;

(2)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导尿标本细菌数≥10CFU/ml;

(3)急性非复杂性肾盂肾炎中段尿培养细菌数为≥10CFU/ml;

(4)除上述情况外的女性尿路感染,中段尿培养细菌数应≥10CFU/ml。


2.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现行尿路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标准:

(1)新鲜中段尿沉渣革兰染色后用油镜观察,细菌>1个/视野;

(2)新鲜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为10CFU/ml;

(3)膀胱穿刺的尿培养阳性。

符合上述指标之一者,可诊断尿路感染。

 

05

(五)治疗

1.一般性治疗:去除诱发尿路结构及功能异常的因素;合理休息、多饮水、碱化尿液等。


2.针对病原菌的治疗:在留取清洁中段尿样本进行病原学培养之后,进行经验性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抗感染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除药物敏感性试验之外,需要结合药物在尿液及血液中浓度和分布特点,同时要对母体和胎儿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本共识仅对常用的抗生素进行了论述,需要特殊注意的是:在应用抗生素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关于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对胎儿安全性的说明,综合评估来选择药物。



本文节选自《中国女性尿路感染诊疗专家共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