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中国真实临床案例新鲜出炉,揭秘佩索利单抗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

2023-12-19作者:liuy资讯

从临床研究到真实世界,佩索利单抗助力中国GPP患者获益。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GPP)是一种罕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皮肤病,由于既往面临治疗选择少、缺乏特异性治疗等困境,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了沉重负担。因而,GPP前沿进展历来备受关注。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徐薇教授、李邻峰教授团队发表了国内使用佩索利单抗成功治疗GPP、随访时间长达5个月的单个临床病例报道——《Rapid response of spesolimab in biologics – failure patient with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flare》[1],该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广泛关注,给GPP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参考。本期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魏爱华教授解读该例患者的诊疗经过,并深入探讨GPP前沿进展和诊疗思路。


01

国人用药经验新鲜出炉:

佩索利单抗成功治疗一例GPP患者

一般情况:患者女,34岁。

主诉:GPP病史2年,治疗效果欠佳。

现病史:

  • 2年前,患者产后出现广泛性水肿性红斑,上覆密集脓疱,伴发热(Tmax:39℃),当地医院诊断为GPP。哺乳期口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

  • 哺乳期结束后,调整治疗方案为口服阿维A(20mg/d),并辅以中医药治疗,皮疹虽略有好转,但脓疱仍反复发作。

  • 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后,GPP再次复发,且病情严重恶化并伴高热。2月前曾在外院接受其他生物制剂治疗,仅有短暂改善,病情约在1周内稳定,但随后新发脓疱。

  • 本次就诊时,患者表现为全身性红斑以及躯干散在脓疱,无发热。

既往史:复发性斑块状银屑病病史20年,曾接受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

家族史:否认银屑病或其他皮肤病家族史。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均无异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乙型和丙型肝炎、T-SPOT等感染检测均为阴性。

病情评估:GPP医生整体评估(GPPGA)总分及脓疱单项评分均为2分(轻度),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为18分(重度)。

治疗方案:予单次静脉注射900mg佩索利单抗治疗。随访期间,如有必要,可口服阿维A(20mg/d)。

治疗效果观察:治疗2天,患者红斑有所改善,脓疱迅速清除。治疗1周达到完全缓解,GPPGA总分及脓疱单项评分均为0,DLQI降至2分。随访5个月,无脓疱复发,无明显副作用,GPPGA总分及脓疱单项评分为0/1分,DLQI为3分。

图1.jpg

图1:佩索利单抗治疗前后皮损改善情况

A, B-佩索利单抗治疗前的皮肤表现;C, D-佩索利单抗治疗1周后脓疱和红斑完全缓解;E, F-佩索利单抗治疗5个月后皮损基本清除


02

探索GPP领域前沿进展,

佩索利单抗助力中国患者获益

据报道,我国GPP患病率呈现“双峰”分布——首次出现的高峰为0~3岁,第二高峰则为30~39岁[2]。其发作诱因多样,包括药物、感染、基因突变、妊娠、压力等[3]。GPP临床病程高度可变,可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病[3],疾病发作时除突然泛发无菌性脓疱外,还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伴发严重全身症状时可危及生命[4]。本例患者32岁,产后起病,正处于我国GPP患病率“第二高峰”,病程2年,期间反复发作,皮损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脓疱,伴发热,既往有斑块状银屑病病史。从发病年龄、诱因、发作特点、症状、既往史来看,该患者为典型GPP患者。

GPP带来的巨大疾病负担不言而喻。一项基于2016年-2021年区域电子健康数据库(覆盖北京30家公立医院)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来自北京的GPP患者比匹配的寻常型银屑病队列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负担,包括合并症患病率、医疗资源利用率和药物负担[5]。另有文献显示,与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相比,GPP患者的皮肤状况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DLQI评分更高)[6]。回到本例患者,虽然患者GPPGA总分及脓疱单项评分仅为2分(轻度),但DLQI评分高达18分(重度),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已被严重影响,亟需快速、高效、持久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及稳定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既往GPP的治疗选择有限,难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GPP治疗以系统治疗为主,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和生物制剂是常用治疗手段。但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这些传统系统治疗不仅疗效有限,长期应用的安全性也欠佳[7-9]。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步,生物制剂的问世,为GPP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有望更好地改善GPP临床治疗结果。作为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成人GPP发作的生物制剂,佩索利单抗通过抑制GPP关键致病通路——IL-36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而发挥作用[4]。此前,国际多中心研究Effisayil 1已证实,佩索利单抗治疗GPP发作患者,可在1周内快速清除脓疱和皮损,疗效持续至12周,且安全性可接受[10,11],支持其为兼顾疗效和安全性的GPP治疗选择。

近期,Effisayil 1研究中国亚组分析结果正式发表,带来了佩索利单抗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Effisayil 1研究最终入组了11例中国GPP患者,其中5例接受佩索利单抗治疗,6例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佩索利单抗治疗1周,高达60%的GPP患者实现GPPGA脓疱单项评分为0,实现GPPGA 0/1分的患者比例也达60%,均高于安慰剂组;疗效可维持至12周;且具有与全球研究人群一致的可接受的安全性[12]。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佩索利单抗在中国GPP患者中同样可以快速、显著、持久清除脓疱和皮损,且安全耐受。

图2.jpg

图2:佩索利单抗治疗1周,快速清除脓疱和皮损

图3.jpg

图3:佩索利单抗治疗12周期间,快速、持久清除脓疱和皮损

回顾患者治疗经过发现,该患者对阿维A的初始应答缓慢,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且拒绝使用环孢素或甲氨蝶呤。患者也曾接受其他生物制剂治疗,但仅获得初步改善,随后新发脓疱。最终,患者采用了佩索利单抗治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佩索利单抗单药治疗表现出快速、强效且持久的的临床应答。患者接受佩索利单抗治疗5月余,病灶几乎完全缓解,无不良事件发生,DLQI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本次分享的病例进一步验证了佩索利单抗为中国GPP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在对其他生物制剂治疗失败的难治性中国GPP患者中,佩索利单抗治疗获得成功且安全耐受,为国内GPP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从该病例可以看出,佩索利单抗可以带来快速和持续的治疗应答,这也为GPP临床诊疗带来了重要启示和创新思路。此外,该病例也丰富了佩索利单抗治疗GPP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期待未来有更多佩索利单抗治疗GPP的国内真实临床用药经验,为佩索利单抗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参考。


专家简历

魏爱华.jpg

魏爱华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专业特长:白化病、毛发疾病、银屑病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

  • 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委会:委员, 毛发学组副组长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毛发医学分会:常委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遗传与发育疾病学分会:常委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常委

  • 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毛发医学与头皮健康管理学组副组长

  •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遗传学组组长、毛发学组副组长

  •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 银屑病学组副组长


参考文献:

[1]Jiang M, et al. Postepy Dermatol Alergol. 2023;40(4):584-586. 

[2]Feng JN, et al. Dermatology. 2023; 239(2): 195-205.

[3]Puig L,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3;37(4):737-752.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3; 56(7): 573-625.

[5]Wang HM, et al. Am J Clin Dermatol. 2023; 24(6): 991-1002.

[6]Choon SE,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3 Sep 26.

[7]《脓疱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编写委员会专家组.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 55(3): 187-195.

[8]Krueger J, et al. Am J Clin Dermatol. 2022, 23(Suppl 1):51-64.

[9]Ran D, et al. Clin Exp Dermatol. 2023; 48(7): 803-805.

[10]Bachelez H, et al. N Engl J Med. 2021; 385(26): 2431-2440.

[11]Elewski BE,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3; 89(1): 36-44.

[12]Tsai TF, et al. Dermatol Ther (Heidelb). 2023 Oct 16. 


审批号:SC-CN-14640

有效期至:2024/11/30

仅供相关医药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


PART
更多精彩

↓↓↓


5-1.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