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Secondary cytoreduction followed by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in platinum-sensitive relapsed ovarian cancer (SOC-1): A final overall survival analysis of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二次细胞减灭术后化疗与单纯化疗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SOC-1)中的对比: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Ⅲ期试验的最终总生存分析]
发表期刊:2024ASCO年会口头报告,同期在线发布于《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2024):41.6]
第一作者:臧荣余
主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手术治疗被广泛实践,但以往公布的研究中生存结果存在矛盾。
本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Ⅲ期试验在中国的四个主要学术中心进行。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18岁,患有铂敏感复发卵巢癌,并且根据先前报告的国际模型(iMODEL)结合PET-CT评估有可切除的疾病。总生存(OS)期和无进展生存(PFS)期是分层试验中的共同主要研究终点,并计划在209例死亡发生时进行OS数据的最终分析,双侧α值为0.05。
2012年7月19日至2019年6月3日期间,共纳入357例患者。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手术(182例)或进入对照组(17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82.5个月。手术组的中位OS期为58.1个月,对照组为52.1个月[死亡风险比(HR)为0.80;95%可信区间(CI),0.61~1.05;P=0.109]。
总体而言,对照组175例患者中有61例(35%)在后续治疗中转为手术治疗。敏感性分析显示,转为手术的死亡调整后HR为0.76(95% CI,0.58~0.99)。排除交叉率最高的中心后,二次细胞减灭术相较于对照组治疗获得了21.0个月的总生存期获益。交叉手术率最高的是复发部位为4-19处的患者,为49%。复发部位1~19处的患者死亡风险比为0.69(95% CI,0.46~1.03)。
完全切除的患者预后最有利,中位OS期为73个月。到第二次后续治疗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4.8个月与28.1个月(HR 0.68;0.55~0.87)。在手术组中,有24例(13.2%)患者在60个月以上无复发存活,而对照组中仅有5例(0.6%)患者。
在意向治疗人群中,二次细胞减灭术并未延长总生存期,但在考虑交叉效应时,却获得了更长的总生存期。这些发现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并支持在专业中心和选定患者中进行二次细胞减灭术的有效性。
【注:研究详情来自2024ASCO年会摘要信息】
臧荣余教授:
卵巢癌在三大妇科肿瘤中是致死率最高的。在我国,因其致死率高,但发病率低,社会和机构对卵巢癌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虽然近年来进展颇多,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初次诊断时已是晚期,且82%的卵巢癌患者都会复发,因此,我们亟须走出其诊疗困境。
复发卵巢癌的传统治疗是化疗,但是在中国以及国际上,比如美国、德国等手术技术较好的医院,会采用手术治疗铂类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所以,我在1999年左右的学生时期,博士课题之一就是复发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但是一项回顾性研究。当时由于手术技术的限制,复发性卵巢癌手术的生存率相对较低。在此之后,我们申请到了上海市卫健委的科研经费开展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就我所知,这是我们国家最早的政府资助的临床研究。虽然经费不多,但是它意义重大,我们得以完成我国卵巢癌领域首项前瞻性临床研究,成果于2004年发表于Cancer杂志。研究主要发现,对于铂类敏感、首次复发性卵巢癌,尤其是孤立病灶复发的卵巢癌,生存获益最为显著。
之后,在2011左右,我们准备了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但此时,手术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在我国开展是非常困难的。手术作为一个常规诊疗措施,不做手术而接受化疗,患者和医生对此是十分抗拒的,大多患者都不愿分配到化疗组。2014年,我们卵巢癌团队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后,医院大力支持临床研究,整合团队力量,手术临床研究的开展才逐渐顺畅。
所以,从早期的回顾性研究,到前瞻性单臂研究,再到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历经十余年努力,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克服种种现实困难,我们才取得了现在系列性成果。
臧荣余教授:
2020年ASCO年会,我们大会口头报告了研究的PFS结果(#6601),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如前所述,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中心,crossover(单向转组)率非常高,也就是存在单向偏倚,化疗组的患者或医生选择手术。在研究结果中,目前有35%的单向crossover率,所以我们在最后一次方案修改时把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作为共同的研究终点,与原本单纯把OS期作为研究终点相比,crossover对PFS影响较小,而且我们提前预设了多种转组的分析方法,尽可能客观描述转组对OS数据产生的影响。
而2024年ASCO年会,我们报告了成熟的OS数据:中位随访时间82.5个月,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相比OS期延长了6个月,手术组58.1个月,非手术组52.1个月。在纠正了35%的单向转组率之后,统计学校正结果显示,死亡风险降低了24%。所以虽然ITT的结果没有证实手术价值,但是纠正转组因素后,研究再次,并最终证实了复发性卵巢癌的手术价值,尤其是影像学检查 (PET-CT)小于20个复发病灶的患者手术获益最明显,死亡风险降低了31%。
图1. ITT结果显示复发卵巢癌手术提高6个月的生存期
图2. 校正35%的单向转组后,手术显著提高复发卵巢癌OS
臧荣余教授:
过去在中国(SOC-1研究)、美国(GOG-0213研究)和德国(DESKTOP 3研究)的这三项手术临床研究开始之前,化疗是复发性卵巢癌的标准治疗。这几年,PARP抑制剂和贝伐珠单抗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贝伐珠单抗已经成为复发性卵巢癌的标准治疗。PARP抑制剂在复发性卵巢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也是疗效卓著,所以目前为止,对于BRAC突变的铂类敏感的复发性卵巢癌,以及HRD阳性患者,是可以用PARP抑制剂作为维持治疗。
基于既往研究结果,我认为在未来复发性卵巢癌的长期生存方面,手术加靶向维持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因为在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手术组13.2%的患者,可以达到5年以上的无瘤生存,如果未来能与靶向维持治疗结合,长期无病生存比例会显著提升。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肿瘤科主任
复旦大学卵巢癌研究所(FIOC)所长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专科分会常委
GCIG执行委员(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亚洲妇科肿瘤学会理事
上海市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学医师分会会长
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黄琳琳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