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张二娟 发自美国奥兰多
第78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ADA2018)持续进行中
二甲双胍作为强效口服降糖药,安全有效,有关二甲双胍心血管获益的研究也不断取得阳性结果,但近年来针对二甲双胍的地位之争越演越烈。ADA2018首日,以“二甲双胍是否还应作为2型糖尿病一线治疗方案”(Should Metformin Remain the First-Line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为主题的讨论可谓是这场地位之争的一次精彩呈现。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Vanita R. Aroda博士作为正方,分享了以“二甲双胍的有效性、安全性、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地位有目共睹”(Yes—Metformin’s Efficacy, Safety, and Role as Initial Therapy Are Well Established )为主题的观点。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Alice Y.Y. Cheng博士作为反方,分享了以“更好的选择已经出现”(No—Change Is Overdue—Better Options Are Available)为主题的观点。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双方“辩手”在各自的立场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耳目一新的“辩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现场聆听了讨论全程,第一时间为我们带来“最新鲜”的点评。
讨论会日程
点评专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
首先,二甲双胍目前仍是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
新型降糖药物的出现可能会带给临床更多的选择,目前临床已经出现了与二甲双胍相比,具有同等降糖效果,但心血管保护作用可能更好的降糖药物。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不仅局限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对心衰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如SGLT-2抑制剂等。
其次,新型降糖药物在降低全因死亡率等硬终点方面表现也很突出,如SGLT-2抑制剂、利拉鲁肽、索马鲁肽等。同时,与二甲双胍相比,新型降糖药物可能具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再次,在对体重的影响方面,新型降糖药物可能也较二甲双胍更有优势。
此外,有关二甲双胍影响维生素B12吸收、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等方面的争议一直持续存在,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基于新型降糖药物不俗的安全性、有效性表现,正如讨论会上Alice Y.Y. Cheng博士所说,虽然临床对二甲双胍可能还怀有“初恋情人往往最难忘怀”的情节,但不得不承认,二甲双胍已不再像过去一样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但必需强调的是,有关二甲双胍的地位之争,未来仍需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支持。
(整理:慧敏)
点击下方【ADA2018】标签,查看专题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