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朱利平、翁心华教授: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的新思考

2021-12-20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中最为常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长期居高不下。在中国,因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有其独特性,尤其是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故更值得关注。



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的新思考

目前,国际上关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参照201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的隐球菌病诊治指南,将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分为3期,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策略,分别为急性期的诱导治疗(induction therapy)、稳定期的巩固治疗(consolidation therapy),以及慢性期的维持治疗(maintenance therapy)。同时又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划分为3种人群,即AIDS患者、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其他人群,由此分别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2018年,WHO针对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再次更新了治疗方案,主要是缩短两性霉素B的疗程,增加氟康唑的治疗剂量。关于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美国感染病学会在2010年重新修订的隐球菌病诊治指南中推荐参照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即两性霉素B[0.7~1.0 mg/(kg·d)]联合氟胞嘧啶[100 mg/(kg·d)],但疗程在4周以上,病情稳定后改用氟康唑治疗。以低剂量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为初始治疗的方案,对非AIDS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有较好疗效,且疗程适当延长(>10周)可能是提高其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主张两性霉素B采用低剂量(每日剂量<0.7 mg/kg)、长疗程(2~3个月)的方案,以降低其严重不良反应并获得较好疗效。另也推荐初始两性霉素B治疗4周以上,待病情稳定后改用氟康唑600~800 mg/d巩固治疗。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或疗效不佳,也可给予氟康唑600~800 mg/d静脉滴注。以上方案均推荐联合氟胞嘧啶[100 mg/(kg·d)]分4次口服,需观察其不良反应,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对于一些难治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既往也采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但由于其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已不作常规推荐。关于治疗疗程,通常初始治疗要求4周以上,巩固治疗的疗程为6周以上,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颅脑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疗程应适当延长。此外,由于很多患者合并肺隐球菌病或血隐球菌多糖荚膜抗原效价很高,故常在巩固治疗后会参照肺隐球菌病给予氟康唑(400 mg/d)长程治疗。



引用本文: 朱利平, 翁心华. 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再认识 [J]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 39(10) : 583-587. DOI: 10.3760/cma.j.cn311365-20210607-00201.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