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研究展播|逆转率提高近30%!卡维地洛联合抗病毒治疗可延缓乙肝肝硬化中度食管静脉曲张进展

2024-04-0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成果名卡维地洛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病毒学抑制下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一项随机、开放标签试验

发表期刊:美国胃肠病学杂志[Am J Gastroenterol,IF(2022):10.2]

通讯作者:尤红、贾继东

第一作者:王冰琼

主要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推荐理由


该研究报道了全球首个抗病毒联合卡维地洛降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患者门脉高压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主要结果,为规范乙肝肝硬化并发症综合干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依据。



研究解读


该研究旨在评估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时联合卡维地洛对延缓病因控制的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进展的疗效。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自2017年10月份启动,历时5年,由全国13家中心参与完成。共计入组抗病毒治疗2年及以上乙肝肝硬化合并轻度/中度食管静脉曲张且无红色征的患者241例,其中77.3%患者为轻度食管静脉曲张。


研究通过治疗前后2年胃镜结果对比证实,相较于继续抗病毒治疗,联合卡维地洛并没有显示出进一步延缓食管静脉曲张进展的临床获益。随访2年,抗病毒治疗组的食管静脉曲张进展率为15.5%,联合抗病毒治疗组进展率为12.8%(P = 0.567)。然而,亚组分析显示,虽然对于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卡维地洛降低门脉高压效果不明显,但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门脉压力,延缓食管静脉曲张进展,并将食管静脉曲张逆转率由13.1%提高至43.5%(提高近30%)。在安全性方面,卡维地洛联合抗病毒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但严重不良事件在两组中的情况相似。


综合而言,研究推荐在合并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除了有效病因治疗外,应及时联合降门脉压力药物治疗,对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需要更长期随访观察以进一步明确卡维地洛联合的疗效。研究以“Carvedilol plus NUCs for compensated HBV-cirrhosis patients under virological suppression: a randomised, open-label trial”为题于2023年12月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杂志Am J Gastroenterol(IF 10.2)。



专家点评


贾继东教授:肝硬化患者一旦进入失代偿阶段临床预后显著恶化,门脉高压是患者疾病进展的关键机制,有效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被认为将有利于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失代偿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卡维地洛能够降低肝内血管阻力,从而降低门脉压力,作为一线用药在肝硬化患者中临床适应证不断拓展,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有的研究证据多基于病因尚未控制的患者,对于病因已经有效控制的患者,如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是否需要联合降低门脉高压药物治疗尚无定论。


该研究在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的资助下,采用规范化的临床研究设计、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访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首先,对于病因控制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尤其是合并显著门脉高压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基于门脉高压程度进行风险分层治疗。其次,在合并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除了有效病因治疗外,及时联合降门脉压力治疗药物是必要的。然而,对于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则可以避免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之,该研究为规范乙肝肝硬化并发症综合干预治疗,改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循证医学依据,但仍需更长随访时间和临床硬终点去明确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的优劣。



点评专家:贾继东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



作者介绍


图片3.png
通讯作者

尤红

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医管局“登峰计划”人才。

担任亚太肝病学会副秘书长及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协作组组长等多个职务。

长期致力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临床诊治和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组织建立了我国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病人的长期随访队列,国际上首次提出评价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的病理新标准。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科技专项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6项,牵头/执笔制定国际指南6部和国内指南/共识17部,Gastroenterology、J Hepatol、Hepatology、Am J Gastroenterol、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80余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7项,国内发明专利12项。曾获亚太地区肝病年会青年研究者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都劳动奖章。2021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贾继东教授.jpg
通讯作者

贾继东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


图片5.png
第一作者

王冰琼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乙肝相关肝纤维化/肝硬化、门脉高压机制及临床研究,参与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病毒性肝炎领域临床研究课题,参与多项乙肝治愈及门脉高压新药临床试验,以第一作者及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论著1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科技奖励。




团队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依托于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 “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长期坚持以常见肝病的规范化诊疗及少见疑难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特色,以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无创诊断和新疗法为主要科研方向。形成以原因不明肝病诊断、危重肝病救治、门脉高压及终末期肝病序贯治疗为特色的全国性诊疗中心。   近十年来共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68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项。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项。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