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癌症治疗是一场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挑战。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挺过一场又一场的治疗,都忍不住松一口气,但同时也不免担忧和焦虑,担心癌症会复发或进展。
随着治疗的结束,进入随访和复查阶段至关重要。患者身上的症状消失或减轻,但癌细胞仍存在潜伏或微小残留,因此定期的随访和复查能够及早发现任何复发或进展的迹象。
癌症复发通常不会像初次确诊时那样引起明显的症状。患者自我感觉身体良好,也不能忽视定期的随访和复查。复查周期的安排是根据癌症的类型、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而定。
在出院后的前3年,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肿瘤专科复查。这时期的复查频率相对较高,旨在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确保及时发现任何潜在问题。
在初期复查后的3年,建议将复查频率降低至每半年一次。这反映了在癌症治疗后的这一时期,患者相对更加稳定,但仍需要定期监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治疗结束后的5年后,建议将复查频率再次降低,改为每年一次。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癌症复发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要持续关注。
那么癌症患者在复查时,
应该查哪些项目?
复查前该注意哪些事项?
血液检查:包括血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指标(如ALT、AST)、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电解质水平等。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是否有异常的成分,如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
大便常规: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质地,检查是否有潜血等异常情况。
包括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癌相关抗原(SCC)、甲胎蛋白(AFP)等。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的复发、转移或治疗效果。
CT扫描:用于观察器官内部状况,检测肿瘤的大小、位置、数量等,也可检查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积液等。
骨扫描:用于检测是否有骨转移,即癌细胞向骨骼扩散的情况。
颅脑CT或核磁共振(MRI):用于检查是否有脑转移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
胃镜、肠镜:用于检查胃肠道内部情况,发现是否有肿瘤复发或新生肿瘤。
乳腺钼靶、乳腺超声:用于乳腺癌患者,观察乳腺组织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医院:确保选择具备肿瘤复查条件的医疗机构,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患者,建议至少选择到省一级专科医院或综合型大医院进行复查。带上必要的病历资料、用药记录、医保卡等资料。
保持充足的休息:在复查前一天晚上,确保好好休息,尤其是对于需要抽血的患者,建议在晚上10点后不再进食。可以在检查时携带一些食物,以便在完成检查后及时补充营养。
放松心态:复查前的紧张情绪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认识到复查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环节,多数情况下结果是积极的。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要过度担心,保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对康复非常重要。
交给专业医生解读结果:有时患者会发现某些指标异常,如肿瘤标志物偏高等。这些结果需要与患者的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结合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自行解读结果,将报告交给主治医生或专业医疗团队解读,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要盲目恐慌,因为医生会给予专业的建议。
来源: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