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肠道的“隐形杀手”——免疫相关肠炎的早期识别丨实用技能

2025-10-03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非原创
实用技能

在肿瘤学领域,知识的更新与治疗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对肿瘤科一线临床工作者而言,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快速掌握并应用这些知识,成为提升诊疗水平的关键。


为此,“壹生资讯-肿瘤频道”特开设全新微专栏《肿瘤三分钟——实用技能》。每期用约3分钟可读完的篇幅,聚焦临床医生日常遇到的各种临床场景,精选实用性强、操作性高的肿瘤学知识与处理方法,旨在帮助大家高效解决临床难题,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本专栏将定期更新!


三分钟,让知识更聚焦,让应对更从容,让临床工作更有力。


本期让我们一起跟随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学习免疫相关性肠炎的预防与处理。


免疫相关性肠炎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PD-1抑制剂)治疗中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性肠炎是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的一种炎症性肠病,它可以在接受免疫治疗的任何时候发生。这些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来对抗肿瘤细胞,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之一就是肠炎,就相当于把自己的肠道“误伤”了。


症状早知道:


免疫相关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血、发烧和呕吐。腹泻是其特征性症状,病变最常累及结肠,亦可累及小肠和上消化道。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便血和发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腹泻和肠炎的分级,数字越大代表越严重,一旦出现对应的症状可以及时和医生联系,早发现、早处理。



如果真的发生了,也不要紧张,不同级别有不同的治疗原则。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肠炎的发生呢,作为患者:


  • 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抵抗力。保暖腹部,避免受凉。

  • 服用有胃肠道刺激的药物时,需注意咨询医生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 合理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肠道负担。

  • 注意饮食、环境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外出返家后用流动水洗手,不吃腐败、变质、过期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食物尽量煮熟煮透后再吃。


但如果真的出现相关症状,就需要来院就诊,配合医生的检查,例如:大便常规、大便培养、腹部增强CT、必要时肠镜检查等。


日常护理:


  • 调整饮食,宜吃清淡、营养、易消化食物,不要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及易产气的食物。

  • 腹泻严重者,尤其是水样便患者,应以含盐的淀粉类熟食为主,补充能量和电解质。

  • 多喝水,防止脱水情况发生,但恶心、呕吐严重者需暂时禁食禁水。

  • 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腹部受凉。


但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免疫相关性肠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最后,如果肠炎恢复了,还能不能再次使用免疫治疗,在症状缓解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重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或是更换治疗药物。


免疫相关性肠炎的管理需要医生的严密监控和个体化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王文娴、娄广媛


专家介绍
娄广媛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及细胞治疗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康复及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


王文娴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治医师

浙江省抗癌协会癌痛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CAGG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CSGOR食管癌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肿瘤学杂志》中青年编委

主要从事胸部肿瘤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自然及省部级、厅级课题5项,参与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2018)及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8);2019年获“35under35”最具潜力肿瘤医师称号;2019年获浙江省肿瘤医院“30人才计划”


科室主任介绍


范云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 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