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 杨中华 来自: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从大量证据来看,炎性参数影响卒中的预后。缺血脑组织的局部炎症过程会诱发卒中,同样外周免疫反应也可以诱发卒中,这会引起继发性缺血病灶扩大以至于影响患者的预后。一些研究发现,较高水平的炎性介质比如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卒中后不良预后有关。然而,这些研究存在局限性,比如样本量太小,未采用临床常用的检测指标。白细胞计数是急性或慢性炎症的指标。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炎症的重要作用。以前的研究显示较高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缺血性卒中事件有关。此外,卒中急性期白细胞计数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但是,不清楚这是由于白细胞总数所致,还是其亚型所致。而且,也不清楚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否能够预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或TIA患者的新发卒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白细胞总数绝对值的比值,代表了中性粒细胞相对的增加,也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炎性指标。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中性粒细胞比例与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一项以前的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与卒中患者在院死亡率有关。不过,该研究样本量很小,无法探究其与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
2018年5月来自浙江台州第一人民医院的朱碧宏等在Neurology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CHANCE试验的数据探讨了缺血性小卒中或TIA发病后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新发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把小卒中或TIA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按照四分位数分为四组。中性粒细胞计数:Q1, ≤3.19;Q2, 3.20–4.11;Q3, 4.12–5.30;Q4, ≥5.31;中性粒细胞比例:Q1,≤56.81;Q2, 56.82–64.00;Q3, 64.01–71.56;Q4, ≥71.57。主要终点为90天内新发卒中(缺血或出血),二级终点包括新发复合血管事件(卒中、心梗或心血管死亡)和缺血性卒中。研究者评价了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新发卒中之间的关系。
共4854例患者,90天内新发卒中495例。与Q1、Q2和Q3四分位数相比,Q4四分位数与新发卒中风险增加有关(调整HR分别为 1.40 [95% CI 1.05–1.87], 1.55 [95% CI 1.17–2.05], 和 1.69 [95% CI 1.28–2.23], P for trend <0.001)。二级终点如复合终点事件和缺血性卒中,也可以看到相似的结果。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得出相似的结果。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小卒中或TIA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与新发卒中、复合事件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
译者注:
接地气的临床指标。这类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能更加需要积极抗栓治疗,包括强度和用药持续时间等。
文献出处:
Neurology. 2018 May 22;90(21):e1870-e1878.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5554. Epub 2018 Apr 20.
Neutrophil counts, neutrophil ratio, and new stroke in minor ischemic stroke or TIA.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