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脑梗死高发季来了!这3个预警信号,立刻就医

2025-11-14作者:论坛报寒夜资讯
非原创

立冬过后,全国气温普遍明显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随之进入高发期。多位医生指出,近期门诊中脑梗死等急症的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脑梗死起病急、进展迅速,一旦发作,每延误治疗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由于这些脑细胞不可再生,所造成的损伤通常是永久性的,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所以,“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图片
脑梗死的危险时刻
图片



脑卒中,又俗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较多,约占70%。

stock-vector-101265294-XL.jpg


秋冬季节,尤其是气温变化明显的换季时期,是脑卒中的高发阶段。数据显示,秋冬季脑梗死的复发率较春夏季高出30%以上,这与该时期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早晚气温低,会使得血压上升,血管壁压力增大,导致原有斑块脱落和血管破裂;低温还可使血流相对变慢、容易瘀滞,更易形成血栓。


秋冬季节,人们更爱吃高油高盐的食物进行御寒,且户外活动相对减少,易导致血脂升高。


气温下降,很多人饮水量相应减少,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变慢,这些都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图片
3个预警信号,立刻就医
图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于脑部血管短暂阻塞或血流减少,导致脑组织暂时性缺血,引发类似中风的症状。与脑梗死不同,TIA的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多数在几分钟到1小时内恢复),但这是中风强烈的预警信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预警信号:



一过性视野黑蒙,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单侧身体、面部或部分肢体出现运动障碍、刺痛或麻木,突发行走困难、步态不稳。


短暂失语或说话像喝醉了、词不达意,突发眩晕,意识或记忆障碍,吞咽困难等。


stock-vector-738575962-XL.jpg



图片
面对脑卒中,6步家庭急救法帮你冷静正确处理
图片




脑卒中发生时,家属的第一反应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

6步家庭急救法,一定要学会!


图片
1. 请立即拨打120


直接告诉接线员:“怀疑脑卒中!”并提供以下信息: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何时开始出现症状)、是否有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和当前症状(口齿不清、手脚无力等)。

图片
2. 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


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防止窒息。

图片
3. 观察患者呼吸和意识


如果患者清醒,让其安静休息,不要自行活动。如果患者昏迷但有呼吸,保持侧卧姿势,避免舌根后坠导致窒息。如果患者无呼吸、无意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

图片
4. 绝对不能喂水或喂药


患者可能吞咽功能受损,喂水或食物容易导致呛咳、误吸。禁服降压药!突然降低血压可能加重脑缺血,影响医生判断。

图片
5. 记录发病时间


发病时间决定是否能进行溶栓治疗!6小时内,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接受溶栓治疗,恢复脑供血!

图片
6. 等待救护车,保持冷静


告诉医护人员患者的具体症状和既往病史。家属可随车同行,提供重要信息。



图片
高发季节,如何科学预防脑梗死?
图片



根据导致脑梗死的10项高危因素,如果你做到了一下10点,就可以预防90%以上的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



Originoo_33898_2506554_l.jpg
1. 积极治疗心脏病

房颤等多种心脏疾病均显著增加脑梗死的发生。尤其是房颤,使脑梗死的风险增加4~5倍。

2.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卒中相对发病风险增加30%。


stock-image-381004088-XL.jpg


Originoo_87032_75121009_l.jpg
3.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不健康的心态会是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增加2.2倍。

4. 戒烟

吸烟可使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增加90%。研究发现,随着每日吸烟数量增加,脑梗死风险也随之升高。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被动吸烟也会使脑梗死发生风险增加。


808fa3e1-fa7b-45dd-884e-584fd85981871590107952257.jpg


Originoo_87032_5461493_l.jpg
5. 戒酒

酗酒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并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直线上升。

6. 治疗高血脂

血脂异常和脑梗死发生显著相关。但须强调,血脂异常的治疗基础也是改善生活方式,并非所有的高血脂都需要药物治疗,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stock-image-327780056-XL.jpg


Originoo_33895_16640113_l.jpg
7. 减肥

肥胖人群的脑梗死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

8. 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人群的脑梗死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2倍,并且2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死于脑梗死。


stock-image-52571713-XL.jpg


Originoo_87032_793346_l.jpg
9. 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可使脑梗死的发生率下降40%,同时还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糖,并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但须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10. 合理健康饮食

以天然营养物质为基础的地中海饮食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心血管疾病、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生。


154520.jpg







图片


急性脑梗死的救治关键在“快”——快速识别、快速就医;预防核心在“稳”——稳定控制基础病、稳定保持健康习惯。对脑梗死而言,“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综合整理自生命时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猫大夫医学科普、中国医大一院、卒中科普视界、武警海南总队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