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成果名称:9MW2821, a nectin-4 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 Results from a phase 1/2a study(Nectin-4 ADC 9MW2821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a期研究结果)
发表形式:ASCO口头报告
报告专家:张剑
主要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9MW2821是一种靶向Nectin-4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其通过单甲基奥瑞他汀E(MMAE)递送系统特异性作用于Nectin-4阳性肿瘤细胞。Nectin-4作为跨膜黏附分子,在尿路上皮癌(UC)、宫颈癌(CC)、食管癌(EC)及乳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呈高表达特征,具备潜在治疗靶点价值。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适应性设计,纳入标准包括:18~80岁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ECOG评分0~1级,器官功能储备良好,无未控制糖尿病、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或严重角膜病变。给药方案为每28天周期的第1、8、15天静脉注射9MW2821,剂量范围0.33~1.5 mg/kg。研究包含剂量递增(3+3+3设计)、剂量扩展及队列扩展阶段,覆盖UC、CC、EC、三阴性乳腺癌(TNBC)及≥1线治疗进展的Nectin-4阳性实体瘤。
安全性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4月1日,260例入组患者中仅1.5 mg/kg剂量组6例受试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5天)。最大耐受剂量(MTD)未达预设阈值,基于风险获益评估确定推荐Ⅱ期剂量(RP2D)为1.25 mg/kg。该剂量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以血液学毒性为主,≥20%发生率的不良事件包括白细胞减少(50.8%)、中性粒细胞减少(46.3%)、贫血(43.8%)及转氨酶升高(42.1% AST,35.4% ALT),3级以上事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7.9%)和贫血(8.3%)。
疗效评估显示,1.25 mg/kg剂量组在UC(n=37)、CC(n=53)、EC(n=39)及TNBC(n=20)队列中均展现临床活性。UC队列客观缓解率(ORR)62.2%,疾病控制率(DCR)91.9%,显著优于维恩妥尤单抗(EV);CC队列Nectin-4 3+患者ORR达43.6%;EC队列ORR和DCR分别为23.1%和69.2%;TNBC队列ORR和DCR为50.0%和80.0%。所有UC患者、51% CC患者及93% EC患者均经历铂类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其他实体瘤类型亦观察到部分缓解。
本研究证实,9MW2821作为首个靶向Nectin-4的ADC药物,在晚期UC、CC、EC及TNB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及可耐受的安全性特征。其独特的连接子化学结构增强了系统循环稳定性,有效提升了药物递送效率,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今日肿瘤编译整理自ASCO官网,非本研究最新数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研究披露了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相关数据,目标剂量1.25 mg/kg及以上时,乳腺癌整体有效率达43.8%,疾病控制率达81.3%。对标国外的EV,本次公布的数据显示出较大的优势,这也提示9MW2821未来具有一定的开发优势,有望成为better in class,甚至best in class的产品。
本次也重点报告了不良事件,也就是药物的安全性数据。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主要是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肝功能异常等,而患者可感知的毒性,如眼毒性和神经毒性发生率很低,总体可耐受。事实上,前述血液学毒性,可通过治疗或预防改善。本次报告再一次展示了这一药物的独特性,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导
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YBCSG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主委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