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CBM文章推荐
全球每2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其中超过90%的死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凸显了医疗服务不平等的严重性。为应对这一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作为该战略中连接筛查与治疗的关键步骤,阴道镜检查至关重要,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和后续管理。然而,全球普遍面临合格阴道镜医生短缺、培训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的困境。在非洲,仅12%的相关卫生人员接受过规范培训。传统的学徒制和学术会议等培训模式,因成本高、覆盖范围小、偏重理论等局限,难以满足全球巨大的培训需求。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乔友林教授团队与腾讯SSV健康普惠实验室联合开发并验证了一款智能化阴道镜培训工具(Intelligent Digital Education Tool for Colposcopy, iDECO),旨在为全球医师提供高效、便捷、标准化的学习平台,以弥合这一关键的能力差距。
图1 智能化阴道镜培训平台界面
本图展示了iDECO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a) 学习进度、(b) 推荐学习、(c) 自我评估、(d) 阶段练习与知识广场、(e) 能力模型雷达图。平台通过追踪学习数据,为学员提供个性化训练指导。
CITE
Chen M, Ma J, Wu Y, Hu H, Cui X, et al. Acceleratingthe elimination of global cervical cancer through intelligent training forcolposcopy. Cancer Biol Med. 2025; 22: 1036-1052. doi: 10.20892/j.issn.2095-3941.2025.0403
跨国数据证实,iDECO成效显著
该研究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在中国(涵盖城市与农村地区)、墨西哥和蒙古的87个中心开展6期线上培训,共纳入369名学员。经过为期3周的iDECO平台培训,学员的阴道镜检查能力获得全方位提升,在病变特征识别、鳞-柱交接部评估、转化区分型、诊断准确性及活检决策等各项核心技能上均取得显著进步。
图2 研究流程图
研究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在中国、墨西哥和蒙古的六期培训中招募369名学员并完成入学测试,其中333人(90.2%)完成了结业测试。
病变识别能力提升:培训后,学员阴道镜诊断正确率提升至原来的1.7倍(OR=1.72),尤其对高级别病变(HSIL)的识别能力提升至原来的2.3倍(OR=2.27),有效解决了临床诊断中的难点。
活检决策能力提升:学员的活检决策准确性显著提高(OR=2.09),特别在判断“需要活检”的情况时,准确率提升超3倍(OR=3.70),对及时干预、防止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国际应用潜力巨大:来自墨西哥和蒙古的国际学员虽然基线水平较低,但通过培训取得了最为显著的进步。这表明iDECO平台能有效跨越地域和资源差异,有较强的国际适用性。
创新模式广受认可:超过85%的学员对培训表示非常满意。在有过传统培训经历的学员中,超83%的人更青睐iDECO的智能培训模式,认为其更权威、实用、智能且趣味。
图3 研究主要结果
结果表明基于iDECO的培训在多个指标上显著提升了学员的阴道镜检查能力。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不同队列间的培训效果存在差异;学员反馈显示整体满意度较高,并普遍更倾向于智能培训模式。
智能驱动,赋能全球
iDECO的开发与应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提供高效可及的培训方案:iDECO打破了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为全球,特别是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医师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的专业能力提升平台。
以智能设计优化学习体验:平台通过个性化推荐、游戏化学习路径和可视化能力模型,有效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主动的能力探索。
为全球战略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大规模培养合格的阴道镜专业人才,iDECO有望提升宫颈癌筛查后续诊疗质量,为WHO全球战略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落地实践,持续创新
立足当前成果,iDECO下一阶段的发展将聚焦于以下研究方向:
验证临床实践转化:进一步评估通过iDECO培训的医师在真实临床工作中的表现,并追踪知识技能的长期保持情况。
平台内容持续迭代:持续扩充病例库,纳入更多疑难及HPV疫苗接种后时代的新型病例,并探索整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前沿技术。
推动全球本土化部署: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机构合作,建立本土化培训网络,克服数字鸿沟,让智能培训惠及更多基层医生。
消除宫颈癌的挑战,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公平、可及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证实,以iDECO为代表的智能培训平台是破解这一全球性瓶颈的有效杠杆。其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应用,将加速推进消除宫颈癌的进程。
通信作者
乔友林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 特聘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研究员
•WHO全球消除宫颈癌专家组成员
•WHO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HPV工作组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癌症研究杰出贡献奖章、2018年度Pearline全球癌症研究人道主义科学家奖等荣誉
•被引次数 31,503;H指数89
撰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陈明扬
审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 乔友林教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