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肿瘤治疗之路上,患者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帮助一线临床医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向患者传递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壹生资讯-肿瘤频道”特开设“临床三件套之患教跟我学”专栏。本专栏汇集丰富多样的肿瘤科普文章以及易于患者理解的教育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患者教育资源库,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携手患者共赴健康之旅。
本期带来浙江省肿瘤医院整理的胃癌喜欢的这类食物,很多人爱吃!4类胃病千万不要拖,期待与大家一同学习!
全球胃癌患者
中国就占了一半
且发病率高、生存率低
尤其是进展期胃癌患者
我国的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但是,在浙江省肿瘤医院
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3%
已经超出了引领全球胃癌治疗规范的日本!
这是如何做到的?
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胃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浙江省胃癌诊治领域学科带头人程向东教授介绍:“肿瘤诊疗模式早已不局限于单纯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而是稳步迈向包括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在内,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很多人认为胃癌都是吃出来的,事实上,胃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导致胃癌的因素有很多,饮食只是一方面。
今年《柳叶刀》旗下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预计到2050年我国居民患胃癌的6大高风险因素如下,避开它们,也许就能让你远离胃癌!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2. 吸烟
3. 不健康体重指数(BMI)
4. 糖尿病
5. 食用腌制食物
6. 酒精摄入
在程向东教授的门诊中,他和团队医生总是不厌其烦地向病人解释病情,患者临走时还会提醒一句:“如果身边有人得了胃癌,家属一定要记得做消化道肿瘤筛查。”
目前胃癌的主要筛查手段是胃镜,但由于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不少人拒绝检查,导致发病时已是中晚期,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期。
为此,程向东教授团队首创了基于中医舌象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胃癌诊断与筛查新技术,自主研发了“便携式舌象采集分析仪”。另外,基于舌苔,唾液,胃液,血液等多样本多组学研发了多款胃癌诊断试剂盒应用于临床,为胃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更多机会。
现代人的胃,或多或少有些毛病,不过大部分无伤大雅。但当你出现这4种胃病时,需要提高警惕,可能发展成癌:
主要表现为胃黏膜腺体萎缩和减少,常伴有肠上皮增生或黏膜异型上皮增生,可出现癌变。
患有胃溃疡的人会胃痛、反酸、恶心等,严重时还会胃出血、胃穿孔、溃疡癌等。
大多数息肉不会致癌,但胃腺瘤性息肉、大于2 厘米的扁平息肉有较高的癌变风险。
胃切除术后,胃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变化,患者可能在术后15~20年发展为残胃癌。
如果不幸罹患胃癌,也不用慌张,早期胃癌治愈可能性高,即使是中晚期也不是束手无策。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对于疑难杂症,会启动多学科合作模式,综合治疗贯穿整个诊治过程,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一流医院当然要拥有核心技术,要能看别人看不好的病,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 这是程向东教授一向强调的。
不同于过去只有手术或化疗两种选择,近年来,胃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进展硕果累累,外科治疗也朝着更微创、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已经在国内普遍开展。
但新的要求来了,如何能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达到生存时间长、生活质量好的目的,同时又避免过度治疗,造成经济负担?
程向东教授带领团队,历时十余年研究,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胃癌专病样本库和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质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融合前沿科技,建立精准AI辅助诊疗模型,全方位优化胃癌诊疗体系;
基于数据库的海量数据,创新外科术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胃癌根治性精准手术治疗方案;
利用数据库,发现并验证了一系列关键分子标志物,弥补胃癌治疗靶点贫瘠。
这项创新结果,荣获了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胃癌手术5年生存率达到了60.3%,而在引领全球胃癌治疗规范的日本,这一数据是60.1%。
程向东教授表示,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治疗手段和理念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同时反映了我们胃癌综合管理措施的全面性、有效性,包括手术在内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非常标准和高质量,从而实现患者获益最大化的目标。
来源:浙江省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